致敬金城美容师

甘肃日报 2019-11-28 03:25 大字

干净美丽的金城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资料图)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环卫工人在冲洗街道。

清晨,环卫工人在默默地清洁马路。

夜幕下,环卫工人在清扫南关街道。本组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夫妻俩在中山桥上的合影。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尤芳芳

一张珍贵的全家福。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乾

一条路 两口子 二十载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乾

冷风中的夜间清扫

11月17日凌晨2时多,冷风袭人,喧嚣了一天的城市还在沉睡中,路上偶尔有出租车驶过。这样的场景,杨红平、尤芳芳夫妻俩再也熟悉不过,他们忙碌的一天,就从清扫南环东路民大段开始。

“他们几个还没过来,我们先扫吧,一定要赶在6点前打扫完。”尤芳芳是个急性子,边说边抡起扫帚扫了起来。丈夫杨红平不作声,紧跟着妻子也扫了起来。“沙沙”的扫地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没过多久,任银香和其他3名环卫工人也赶来了。因为降温和刮风,人行道上落满了树叶,加上还有废纸、果皮等其他垃圾,清扫量较平日大了不少。身为城关区环卫局道路清扫保洁一公司第二管理站小组长,尤芳芳开始调整当天的清扫方案,将6人分为两组,分段清扫。

“我力气大,树叶多的地方我来扫。”憨实的杨红平总是用实际行动支持妻子。他挥舞着扫帚,将散落在人行道、机动车道和绿化带里的树叶扫成堆,又和妻子等人一起,将树叶装进垃圾袋,然后把垃圾袋整齐地放在人行道边上,几个小时后,清运队的同事们将会准时运走这些垃圾。

清扫完南环东路民大段的主干道之后,已是凌晨4点20分。尤芳芳和工友们顾不上喘口气,又去清扫隧道口等路段和过街天桥。此时,杨红平已汗流浃背,他脱掉帽子,不停地用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一阵冷风吹来,树上的枯叶肆意乱飞,加之过往车辆的碾轧,清扫难度加大,他们只好不断地“围、追、堵、截”。很多时候,好不容易扫成堆的树叶,一转眼又被寒风吹散。他们无心抱怨,只是一遍遍地将被风吹散的落叶再扫到一起。

凌晨5点刚过,睡梦中的城市开始渐渐苏醒。杨红平、尤芳芳夫妻俩和工友们,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忙碌,已完成了夜间道路大扫任务。

这一扫 就是20年

下班之前,尤芳芳从外衣兜里掏出用塑料袋裹着的抹布,和丈夫杨红平一起,蹲在路边的垃圾桶前,一下一下擦去垃圾桶盖和外壁上的尘土。擦完一个,又去擦下一个……

“每天凌晨2点50分到6点是集中大扫。结束后,我回出租房休息一会儿,洗洗衣服。”尤芳芳告诉记者,在大扫结束后,丈夫杨红平还要继续上路保洁,一直到下午2点才能下班。

“下午2点我上保洁班,一直到晚上10点30分。如果遇到雨雪天气,路面积雪多,我们小组的人就得全天上岗,有时候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尤芳芳说。

“师傅,两碗牛肉面,再来两个鸡蛋。”凌晨5点50分许,在甘南路西端的一家牛肉面馆里,尤芳芳点了他们的“标配”早餐。杨红平端面,尤芳芳剥蛋,夫妻俩分工默契,这一热腾腾、暖洋洋的早餐,抚慰了半晚的辛劳。

杨红平和尤芳芳的老家在定西市漳县殪虎桥镇沙沟台村,从1998年起,他们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1999年底,夫妻俩正式加入兰州环卫工人大家庭。

“刚开始的时候工资每月才200元,没啥福利,也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日子确实很难熬。”尤芳芳说,那几年,两人起早贪黑,干的活很脏很累,工资低,还要交房租、吃饭,一年省吃俭用下来也攒不下几个钱。

“我们当环卫工的第一天,就在安定门、民大后门和兰山后马路一带扫马路。现在,这里的道路环境变化很大,修了几条隧道,建成了南环路。路名都变了,道路也变得越来越宽敞。”杨红平告诉记者,虽然收入低,但是当环卫工让他们觉得心里踏实,尤其是看到经过辛苦清扫的道路变得干净整洁了,听到市民说声“你们辛苦了”时,心里就非常高兴。

就是这样简单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这对环卫工夫妻一扫就是20年。

已经离不开这份工作了

今年年初,兰州市城关区环卫局为杨红平、尤芳芳等多对环卫工夫妻补拍了婚纱照。

“我们结婚的时候没有拍,没想到单位给我们补拍了婚纱照。那天,我在影楼里化了妆,穿上了漂亮的婚纱。我们还到中山桥、滨河路上拍了好多照片,都是影楼专业的摄影师给我们拍的,这些照片我都存到手机上了,随时都能看。”尤芳芳边说边点开手机相册,邀请记者一起看。

说起在兰州当环卫工的20年,夫妻俩感慨万分:“我们见证了20年来兰州市环卫事业的发展,也感受到社会对环卫工人的关心。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称我们是‘扫路的’,现在都叫我们‘环卫工人’。以前工作服是橘黄色,近年来改成了黄绿色,上面还加了反光条,安全提示非常醒目。我们的福利保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现在我们已经离不开环卫这份工作了,心里老是操心着路面保洁,比家里的事情都上心。我们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杨红平说,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家里的负担少了,工资也涨到了每月2300元,他打算一直干到退休。

20年来,在扫马路的过程中,尤芳芳遇到不少难忘的事儿。多年前一个冬天的晚上,尤芳芳一大早清扫道路时发现路边躺着一个人,上前一看是个醉酒的中年男子。大冷天,她担心醉酒男子这么躺下去会出事儿,于是想拨打120。可一摸口袋,发现没带手机,尤芳芳就跑到附近巷口的小卖部,借手机拨打了120,看着那个人被抬上120急救车才安心。

记者从兰州市城关区环卫局获悉,近年来,兰州市不断提高环卫工人待遇,一线保洁员工资提高到2300元,还为环卫工人购买了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此外,还为一线环卫工人每天免费提供一份“爱心早餐”,每年组织一次免费体检,建立“爱心驿站”,让街头奔波的环卫工人有个休息、喝水的地方。同时加大环卫清扫车辆的投入力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两代环卫工的全家福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乾

在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沙沙”的扫地声迎来黎明,送走夜晚;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擦亮城市容颜;他们用无私和坚守呵护着每寸的洁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环卫工人。让我们走进位于兰州市伏龙坪的城关区环卫局垃圾清运队,聆听“环卫之家”两代环卫人的故事。

“大管家”杜教社

11月17日是星期天。下午3点多,记者走进城关区环卫局垃圾清运队大院,偌大的院子里停满了各类垃圾清运车,足有三四百辆。值班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碌着各自的工作,有的在清洗车辆,有的在维修设备,还有的已经做好上岗出车准备。

“你好,‘杜老大’,我们车组的铁锨把子断了,你给领一根。”“今天上午降温降雪,城区落叶量大,需要增派人手。”在清运队收运四分队办公室,一个50多岁、个头不高的男子一连接了好几个电话,每次他总会说:“好的,好的,我这就去办。”说完,他一路小跑离开办公室。

他就是杜教社,是一名老环卫,现担任清运队收运四分队副分队长。清运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杜教社的工作常态,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天天如此。

杜教社是全清运队通过竞聘上岗的4名临聘中层管理人员之一,与其说他是管理人员,还不如说他是清运队的一名“大管家”,就像大家都喊他“杜老大”一样。他主要负责200多名垃圾清运装卸工日常工作的安排调度,此外,大到全清运队800多名干部职工作业服装、劳保用品的领取发放、后勤保障,小到洗车台下水道清淤、卫生间下水道疏通等,都是他的日常工作范围。

两代人的“环卫之家”

杜教社一家7口人都在从事环卫工作,被同事们称之为“环卫之家”。

“我老家在陇南西和县姜席镇姜川村,因为家里穷,结婚后我就外出打工。1992年,我正式加入了兰州环卫队伍,刚开始的时候干的是垃圾装卸工。那时,一个月工资才150元。”杜教社说,当时干活全靠人力,装车用铁锹,两个人一组,七八吨的马槽车每天要装3车。一天下来,虽然腰酸背痛,但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勤劳憨厚,加上工作责任心强,4年后,杜教社走上管理岗位。

1996年,杜教社的妻子赵淑琴也离开家乡,到兰州跟着杜教社当起了环卫工。多年来,赵淑琴一直在伏龙坪的马路上从事清扫保洁工作,至今已经23年。

杜教社、赵淑琴夫妻俩在兰州当环卫工,两个儿子杜平、杜康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初中毕业后,两个孩子没有继续上学,在当地建筑等行业务工。打工期间,杜平、杜康兄弟俩学了汽车驾驶,拿到了驾照。2011年和2012年,兄弟俩先后跟随父母的脚步,加入到城关区环卫队伍,成为垃圾清运队的驾驶员。与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两人的妻子王瑞芳、董彩康。

“王瑞芳的工作是跟车装卸工。董彩康现在在清运队职工食堂上班。”杜教社说,除了妻儿当环卫工之外,他的弟弟杜社教也是一名环卫人,在清运队从事车辆驾驶已达6年。

幸福温暖的“家”

城关区环卫局垃圾清运队的大院占地约56亩,院子东南角紧靠围墙处有一处简陋的小院,铁门上端的拱形铁架上有“环卫之家”四个字。这里就是部分环卫清运工人的集体宿舍,其中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就是杜教社的“家”,这里既是客厅、饭厅,也是卧室,除了一张旧床、木沙发和小桌外,没有其他家具。门口墙角处用砖砌成的狭小空间,就是他“家”的厨房。每天,赵淑琴忙完清扫保洁后,下班回家时会顺路买些菜和面条,在这里给丈夫和孩子们做饭。

如今,杜教社已当了爷爷,四个可爱的孙子、孙女都在伏龙坪上小学和幼儿园。大儿子杜平一家4口在外租住,二儿子杜康一家4口住在隔壁宿舍。每天傍晚,孩子们放学归来后,小院里充满了欢乐和生机。

11月17日下午,记者走进“环卫之家”,杜教社全家正在吃晚饭,11口人围坐在一起,每人端着一碗面条,就着凉菜,吃得津津有味。让人感到这个大家庭的和睦、幸福与温暖。

实施垃圾“桶装化”入院收集

据了解,兰州市城关区每天日产生活垃圾有1200余吨(除九州和雁滩之外),按照规定,垃圾清运队每天出动200多辆车上街清运作业,保证垃圾日产日清。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城区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先后经历了三次变革: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从清运人员“摇铃铛”提醒市民收集垃圾、砖制垃圾台定点收集到铁制垃圾台定点收集;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撤垃圾台设收集点,建设使用垃圾转运站,压缩式垃圾运输车初露头角;21世纪初至今,开始真正意义上规范化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之路。实现了定时定点集中收集、转运站全天候收集、生活垃圾入院收集和沿街门店上门收集。目前,城关区1800多家物业小区实现了垃圾“桶装化”入院收集,1700余家临街门店实现了“袋装化”上门收集。

干好工作是对亲人最好的报答

“我们的工作没有节假日,越是逢年过节越忙,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忙到10点多。我到兰州27年来,回老家陪伴父母过年只有两三次。2017年父亲去世后,我把母亲接到了兰州,本想好好陪陪她,但是工作忙,晚上下班回去母亲已经睡着了,连说话的机会都不多。80岁的老人每天一个人待在宿舍里,非常孤单,住了一个月她就要求回西和老家。现在说啥都没用,我想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最好的报答。”提起这些,杜教社双眼噙满泪水。

由于日常工作繁重,杜教社长期超负荷运转。2018年受黄河上游降水增多的影响,黄河兰州段水位持续上涨,造成黄河风情线上的北滨河路音乐喷泉被洪水、淤泥掩埋,出现积水、积污情况。为及时清除污泥,用最短时间恢复景区原貌,杜教社每天都在加班协调。一天,他在院子里突然晕倒,同事们赶紧拨打120将其送到兰大二院救治。身体稍有好转,杜教社不顾医护人员劝告就匆匆返回单位,继续工作。

采访结束,杜教社一家将记者送出“职工之家”的大门,挥手之际,记者看到了洋溢在他们脸上的淳朴笑容,记者立即按下相机快门,定格了这一温暖的瞬间,并为他们拍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

“这是我们家的第一张全家合影,太珍贵了,我要把这张照片冲洗放大,寄给老家的奶奶。”杜教社的二儿子杜康高兴地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扫黑除恶擎利剑 矢志不渝显忠诚 记漳县公安局预审大队大队长、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合组组长蔡耀成同志先进事迹之一

本报记者文举只要有一杯浓茶,一支烟,“牦哥”可以在办公室分析一天的案情。只要遇上难缠的案子,就是...

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