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游南谷瀑布 赏宋代碑石

定西日报 2017-08-21 08:14 大字

□李护春

南谷瀑布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十里南谷溪水潺潺,芳草萋萋,鸭鹅成群,牛肥马壮。

南谷瀑布在漳县新寺镇西南五公里,为龙川八景之一,当地俗称滴水崖。据原甘肃广播电视台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著名诗人成倬先生经过严谨考证,认为应该是叠水崖,这符合它的地貌特征与景观特点。水量与落差为西北地区之最的瀑布从高山之巅,经五叠四潭,到谷底时形成水声轰鸣和水珠飞溅的壮观景致,叠叠景色秀,潭潭碧波漾。它历来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他们流连忘返,吟诗作赋,其中不乏精美佳作,大都收录在《诗文话漳县》与《美不胜收看漳县》等书籍中。

我早就知道南谷瀑布三块珍贵的宋代石碑,可是几次寻访却无功而返。后来我获悉成倬先生知道宋代石碑的大概位置,凭借先生才学定能释读碑文,因此极力促成先生与我一起于丁酉盛夏闰月初一到南谷瀑布采风。我们兴致勃勃地爬到山腰,由于修水电站使石碑成了悬崖绝壁,只能依稀看到漫漶字迹,辨认困难。成老师说如果有高质量的望远镜或许可以。

清代朴学大师钱大昕在《金石文跋尾》一文中有“陇右少宋碑”的论述。民国张维的《陇右金石录》中所录宋代的碑铭凤毛麟角,可见陇右地区宋代碑石的稀少,这或许与陇右在北宋时期为朝廷与少数民族政权征战的前沿阵地和南宋时期为少数民族管辖不无关系,可是南谷瀑布有三块宋代碑石,足见它们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及当时该地区特殊的经济文化发展特征。该处除宋代三块碑石外,还有凿刻于民国三十六年的杨国桢的《游南谷瀑布歌》碑与民国戊子年(民国卅七年)的龙川名儒马子云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对联碑,虽然它们的文学、书法、雕刻等艺术价值不能与宋代石碑相提并论,但也是两块不可多得的有一定价值的民国碑石。下面分别介绍三块宋代碑,拙文只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相关文物旅游部门与文史专家学者的重视,能够以专业的层次来研究,更希望南谷瀑布景区得到科学的开发与保护,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与漳县实施的五县战略之“旅游兴县”政策。

第一块是镌刻于北宋徽宗政和四年(即1114年)四月,只能认出“政和甲午岁四月,首人黄子钊子厚东守经”等字。

第二块是镌刻于北宋徽宗政和七年(即1117年)中秋月,只能认出“梁(似清)修芳,(似王)子思无邪、王用晦盖明、张(似地)子椿四人者搢书木,事至滴水崖。政和丁酉中秋月,俾务口五典列名于上。”

第三块是镌刻于南宋宁宗嘉泰四年(1201年)“佛”字崖,字大如斗,一个“佛”字,左上有小字“入佛洞”三字,右下方有“嘉泰四年二月刻”。

我们很幸运,赶上了水电站管理人员放倒水库阀门的机会,才得以欣赏到前清龙川岁贡、民国《武阳志》主笔杨学震笔下的“半壁石扉开,下注天河水。匹练飞千尺,喷洒溅一里”壮观景致,感受到前清龙川拔贡、民国华亭税务局长李荫棻的诗作《题滴水崖》“灵岩喷出玉和雪,洒落人间能润物。最爱朝霞映日光,无穷变幻震奇绝”神奇风采。一般游客只是感受一下水花溅到手脸的清爽,欣赏一下民国石刻诗文书法篆刻的韵味,偶尔也有身强体壮或者乐于探险的游客,攀援羊肠小道而上,钻洞穿峡领略秀美壮观五叠四潭的风光,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定西市博物馆何钰馆长,不畏山高路险与旅途辛劳目睹了瀑布的风采后,感慨万千,赋诗《游滴水崖》:“南谷百折幽且清,灵岩千仞叠翠屏。一来飞湍若练舞,数潭碧水如镜明。款剥青苔寻题记,巧架人梯觅碑铭,留恋佳境缘久伫,贪观古迹方迟行。”

新闻推荐

马晓斌中共党员,漳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马晓斌中共党员,漳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政协漳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提交了“关于管理流浪狗的提案”、“关于三岔镇瓦舍沟村高砷饮水改水的提案”等被相关部门采纳并落实,取得了良...

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