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产业的增收效应——漳县强力推进扶贫攻坚纪实之十一
本报记者张德武
通讯员何继强杜国亮
享有“中国沙棘之乡”美誉的漳县,在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走出了一条依托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沙棘林果业“摘穷帽、拔穷根”的发展路子,带动成千上万群众在沙棘产业链上从事各种经营活动,切实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漳县沙棘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的沙棘主产区之一,也是“中国沙棘之乡”。目前,全县沙棘林总面积达到20万亩。近年来,该县通过提高沙棘产业的科技含量等措施,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在种苗生产、基地建设、良种选育、产品开发上求突破。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一批沙棘深加工企业,开发成功了沙棘酒、沙棘油、沙棘果酱、沙棘饮料等一系列产品,并逐步推向全国市场。目前,全县沙棘加工企业发展到22家,从业人员600多人,年加工沙棘鲜果2000多吨,年产值6000多万元,切实提高了沙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在推进***工作中,该县把沙棘产业作为一项脱贫致富的产业来抓,大力推进沙棘育苗、种植、生产加工及产品开发,加快沙棘产业发展,使沙棘产业成为山区贫困农民创收的增长点。
山里的野果果,变成了百姓的“钱串串”。初冬时节,走进漳县,漫山遍野的沙棘随风摇曳,金黄色的沙棘果挂满了枝头,吸引了众多商贩前来收购。殪虎桥乡沙沟台村村民王金花家养有130多只羊,她和丈夫平时在山里放羊,在沙棘成熟的季节,他们边放羊边采摘沙棘果,一年仅采摘沙棘果就能挣1万多元,加上养羊的收入,一年的收入少说也要4万多元。她高兴地告诉记者:“虽然辛苦了点,但收入还不错,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在蜿蜒的乡村道路上,一辆辆载满着沙棘果的三轮车停在路边,收购沙棘果的农民原金换高兴地说:“今年沙棘果长势比较好,满山遍野的沙棘林,现在正是农闲季节,每天上山采摘沙棘果的人很多,我一天收两车,能赚二三百元”。
采访中,记者随意走进了一家沙棘加工点,看到有二十多个工人正在从事沙棘加工。殪虎桥乡竹林沟村贫困户吴孝勤是其中的一位,他告诉记者,他每年这个时候都来这儿打工,一天挣100元,到过年的两个多月也要挣6000多元。与吴孝勤一样,还有邻村的村民汪列花也加入到沙棘生产中来。她说:“家里的农活干完就闲了,在这儿打工,一天80元,两个多月能挣5000多元”。沙棘加工厂负责人王昌元说:“我这儿用工最高峰的时候能达到40人,每天仅支付人工工资就要3000多元”。
在殪虎桥乡,像这样规模的沙棘加工网点就有14个,全乡年收购加工8000吨沙棘果。乡长许建刚告诉记者:“为了促进贫困户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乡党委、乡政府把沙棘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抓手和实现脱贫的致富产业来抓,今年先后组织贫困户1000多人,上山采摘沙棘,然后交到沙棘加工点。同时还发动一部分人积极参与沙棘加工点的务工和贩运,发动有能力的大户带动沙棘产业的发展,目前,全乡有14家这样的加工点,通过带动,我们今年1000多人的脱贫不成问题”。
新闻推荐
漳县讯冬日的漳县大地寒气袭人,但是各乡镇、村社的老百姓却激情火热。连日来,该县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为宣讲重点,掀起了冬季宣讲热潮。该县组成3个...
漳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