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地震两周年心灵与居所“齐步”重建
盛夏7月,甘肃岷县被漫山遍野的“绿意”层层簇拥,海拔逾2700米的梅川镇永星村里,家家户户的大部分劳力都埋头于生机勃勃的田地里。在他们身后,白墙青瓦的二层楼房鳞次栉比,镶嵌于山腰,蔚为壮观。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共造成93人遇难,1300余人受伤,32万余间房屋严重损毁。岷县是受灾最重的地区,梅川镇永星村、永光村、马家沟村等多个村落几乎被夷为平地。
中新社记者12日重访地震灾区,41岁的永星村村民杨万平正精心布置着新家园。“这里海拔高,每年施工期只有短短几个月”,他一边用铁锹搅拌好水泥平整着院落,一边抬头若有所思地打量着上下10间房子组成的这栋钢筋混凝土楼房。
根据规划,岷县灾后重建包括城乡居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特色产业等六个方面。
地震中,侥幸逃生的杨万平一家人所居住的土坯院落几乎化为废墟。令他意外的是:短短一年多时间,村民们牵肠挂肚的“新家园”,随着一栋栋独门独院的二层楼房拔地而起,加之村落里畅通的自来水、明亮的路灯和即将完工的水泥村道等设施建设,正变得日益“丰满”起来。就像是做了一场梦,虽然长时间惊魂不定,但大家的“心”都被摇清醒了。在杨万平看来,近两年来,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眼前的“新家园”,还有渐浓的“人情味”。“原先,村邻来往不多。”他说,地震后大家都心连心了,村里四五十户人家盖房子,都是轮流免费帮工。
在同样遭受地震浩劫的永光村,年近七旬的李改花和女儿女婿也建起了自己的新家园。这位在两年前的地震中失去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子的老人,看上去比一年多前见到记者时精神了不少,不仅说话声音响亮了起来,天气好的午后还能独自下床去院子里纳凉。
“活了一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新房子。”李改花说,尽管偶尔还是会想起逝去的儿孙,但看到很多人都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之前的痛苦什么的也就慢慢弱了,只希望活下来的人越过越好。
据官方最新统计,截至6月30日,岷县“7.22”灾后重建项目746项,总投资68.64亿元人民币,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8.6亿元,占总投资的85%。
“此次灾后重建使梅川镇居民住房、学校卫生院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向前推进了50年”,梅川镇镇长石贵志在当地基层工作达15年,他对梅川镇各个重建点焕然一新的面貌如数家珍,“全镇百分之七八十的群众已经盖起两层小楼,村道水泥化路面、供水工程、防洪堤坝等都达到了全覆盖”。
“现在取得这个进度,是很多民众都没想到的。”石贵志说,岷县地处高海拔地区,每年有效施工期只有4月至9月之间,加之当时尘土飞扬的通村小路致使物资拉运难度很大。按当地此前发展速度,再过五十年也不一定能发展到“楼房”、“通途”和“自来水”。据中国新闻网
新闻推荐
漳县讯(通讯员李全有李峰)针对当前严重旱情,漳县紧急召开中心会议,研究讨论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旱灾带来的损失,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下乡入户指导群众减灾。...
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