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满意写在群众脸上

甘肃日报 2013-12-04 20:08 大字

满意写在群众脸上

【走基层看变化】满意写在群众脸上——漳县便民服务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 雨   

“麻烦问一下办理大病救助应该到哪个窗口?”“我带您过去,请跟我来。”一会儿时间,老大爷便在民政局窗口办毕事项,他高兴地说:“现在办个事情真方便,我们再也不用为办个事跑断腿、磨破嘴、发大愁了。”这是漳县便民服务中心的一个场景。

去年以来,漳县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立足方便群众和服务群众,努力探索为民便民服务路子,全县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室均实现了全覆盖。

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建设县乡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室资金缺口大,县上按照“简洁明快、整体统一”的要求,筹措大批资金实施基础建设。通过修建改建,配备办公设施,全县很快完成了便民服务场所建设。

为了确保便民服务中心高效规范运行,县行政服务中心下设运管、社保、交警等多个分中心,严格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同时,建立健全全程代办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离岗告示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使群众来中心办事就像进超市一样方便快捷。县行政服务中心还结合正在开展的“365、一联百”贴心服务群众活动,在县乡村三级实施“推行阳光服务、让群众暖心,推行微笑服务、让群众舒心,推行规范服务、让群众省心,推行廉洁服务、让群众放心,推行高效服务、让群众顺心”为主要内容的“五心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全县13个乡镇按照“投入到位、场所建设好,功能整合、事项进驻好,制度健全、规范运行好,人员稳定、服务优良好,业绩突出、群众评价好”的“五好”标准,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和141个村级便民服务室,构建起了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础、村级便民服务室为补充的政务服务体系。通过积极开展“双代为民”“360便民服务”“三代办”等特色便民服务工作,有效解决了群众不知去哪办事、不知怎么办的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便民服务工作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在每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室,人们都可以看到,最显眼的位置均悬挂着“便民服务代办联系牌”,上面详细写着代办员的联系电话、监督电话、代办事项。而村民人手一张“代办员联系卡”,背面写着“随时受理、限时办理、及时回复”。东泉乡本本湾村民李晓雁准备建房,需要办理集体建设土地使用证。过去,农民建房的审批程序涉及多个部门,需填6份表格,国土等部门还要现场踏勘,建房需要的时间长。这次李晓雁来到村便民服务室,只送了一份申请表,由村干部为他全程代办,仅3天时间,李晓雁的新房就开工建设了。“没有便民代办点,我最少也要来回跑好几趟县城,现在办事真是方便多了!”李晓雁高兴地说。

漳县便民服务的推行,使群众跑路少了,方便多了;怨言少了,笑颜多了;误解少了,理解多了。同时,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规范运行,真正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也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公信力。

新闻推荐

新春献辞 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

新春献辞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本报编辑部新春的第一缕阳光如约而至。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激荡。时序更迭,岁月如歌。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人民”二字,重逾千钧。一切为了人民,...

漳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