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定西日报 2021-09-18 08:26 大字

渭源讯(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刘江)渭源县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种植(马铃薯)示范区。近年来,渭源县始终坚持将产业扶贫作为实现脱贫的治本之策,按照“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市场主体、引导联合经营、构建带贫机制”的扶贫思路,培育形成了马铃薯种薯、中医药、草牧业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主导,文化旅游、光伏、食用菌、电商物流、花卉林木、蔬菜等六大新兴产业为补充,劳务产业跟进的十大产业发展格局。

从1965年甘肃省农科院在会川镇设立马铃薯试验站开始,渭源县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举全县之力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建立了马铃薯“种薯扩繁、质量监管、科研服务、贮藏销售、品牌宣传”五大产业体系和“茎尖组织培育脱毒瓶苗——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繁育原原种——高山隔离繁育原种——大田繁育一级良种”的马铃薯种薯梯级扩繁体系。全县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其中原种田5万亩,一级种田35万亩,年产脱毒瓶苗4.8亿株、原原种5亿粒,原种、一级种80万吨,产值达6.9亿元,贮藏能力达到60万吨以上,年外销种薯达50万吨以上。全县建成PC中空板组培温室2.82万平方米,原原种生产日光温室1053座,D级洁净组培室4700平方米、雾培系统3000平方米、改造高架苗床16万平方米,千吨种薯贮藏窖68座。

渭源县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素有“渭水当归传两广”之说和“千年药乡”“党参故里”的美誉。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干药产量达到8万吨。全县中药类加工企业73家,其中通过GMP认证的企业30家。全县已形成了以渭源工业园为主的精深加工区、以会川工业园为主的饮片加工聚集区、以金滩园为主的初加工区。加工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部分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中药材加工产值达6.96亿元,中药材年交易额达20亿元。完成了无公害中药材(党参)产地和白条党参原产地地理标记认证,渭源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党参、黄芪、当归)质量安全示范区。“渭源白条党参”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荣获“首届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产品对接采购大会”最具吸引力TOP农产品第一名,2020年被评为“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渭源县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知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的目标,按照“南牛、北羊、川猪鸡,全县发展放养鸡”的思路,强化“赶着牛羊奔小康”的发展共识,草牧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喜人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县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7.16万头、31.2万只、16.8万头、313.44万只,出栏分别达到1.73万头、14.54万只、8.7万头、118.3万只,肉蛋奶总产量2.63万吨,全县草牧业总产值达到20.92亿元。

2021年,渭源县完成蔬菜种植面积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蔬菜374亩,塑料大棚蔬菜4626亩,高原夏菜75000亩,种植百合21000亩,金丝皇菊种植面积达到500亩,按照水川区设施精细菜、小流域浅高原夏菜的生产布局,在清源、路园、锹峪、上湾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高档精细蔬菜,北寨、秦祁、会川、莲峰和高山冷凉区的会川、田家河发展高原夏菜。渭源县蔬菜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群已初具规模并日趋规范,渭河流域、洮河灌区、引洮灌区、石门灌区、漫坝河灌区五大灌区及高山冷凉区逐步形成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露地蔬菜周年生产的格局。累计建成蔬菜保鲜库43座,贮藏能力2.46万吨。

渭源县通过持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防范农业生产风险、规范提升合作社运营等有力措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好典型、新成效,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助力建设美丽幸福新渭源。

新闻推荐

错时错峰 分级分类定西市秋季开学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中

本报讯(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陈丽)日前,市教育局印发通知,指导各县区各学校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通知...

渭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源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