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会川镇集市“牙人”考察

定西日报 2021-04-18 08:18 大字

□杨世明

“牙人”的溯源及发展

“牙人”俗称“牙子”,即买卖双方交易的撮合者,在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易时,从双方给出的价格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评定出较合理的市场价格,若双方对此价格都予以接受并同意交易,且如果双方交易成功,会获得一定佣金收入的人。

“牙人”的出现,是商品经济活动发展的产物,历史悠久。汉晋时期,“牙人”被称为“驵侩”。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侩,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此亦比千乘之家。”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驵”的本意是“壮马。骏马”;“侩”为“合市也”,“侩者,合侩二家交易者也,蛆者,其首率也””;唐代颜师古注曰,“侩者,合侩两家交易者也,蛆者,其首率也”。“驵侩”的本意应该最初是指从事牲畜交易,尤其是马匹交易的中间人或者撮合者,到后来就发展成从事各种商品买卖的中间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牙人”除了沿袭秦汉时的称谓“驵侩”之外,还沿用了另外一个称呼:“市侩”。《三国志?魏志?裴潜传》注中记载,“惜长安市侩刘仲始,一为市吏所辱,乃感激,踏其尺折之,遂行学问,经明行修,留名海内”。这一时期,中间商人的称谓于前代相比较而言减少,仅有“侩”“市侩”之称。这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商业发展不景气等原因导致的。

从唐宋时期开始,大部分“牙人”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买卖中介人,而是被纳入了政府管理之列,政府制定了多条法律法规限制和规定了“牙人”的权利和义务,“牙人”的一些行为开始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并有了“牙官”“私牙”的区别。此时对“牙人”的称呼也多种多样,例如:“牙郎”“牙纪”“市牙”“牙侩”“牙保”“牙人”等。还有女性“牙人”的出现,如“女侩”“牙嫂”“引置”。针对不同行业还有专门的名称,如:专门从事牛马说合生意的中间商人称为“马牙”,从事奴婢买卖的中间商称为“牙嫂”,粮食行业的说合者称为“米牙”等等。

元朝时期,蒙古族对外开拓疆土,游牧民族不仅不重视生产,而且禁止汉人和南人自由经商,长期的战争导致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商业发展也很不景气,“牙人”活动瞬间熄迹。

明朝时期,“牙人”的发展总体来讲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经济活动开始频繁,资本主义大萌芽时期到来,“牙人”数量开始增加。嘉靖二年(1523年)时,明政府又重新肯定了“牙人”的合法地位。官府对“牙人”的活动进行了规定,首先必须要领取牙贴才能进行贸易活动,其次各行“牙人”也必须按期如实缴纳牙税。

清朝对“牙人”的管理沿袭了明朝的制度。清代牙行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牙行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细化,“牙人”进一步接近现代经济人。清朝时期,“牙人”出现了新的称呼:“捐客”。

1949年之后,“牙人”开始向“经济人”这个称谓转变。虽然“经济人”发展之路曲折艰辛,但该行业并未就此消失。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人”开始逐步在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从事活动,如科技、文化、房地产、金融等。“经纪人”行业自新中国成立后一路发展,除了行业本身的顽强生命力之外,还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渭源县会川镇集市的“牙人”

会川镇是渭源县西南部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自古以来就是甘川古道上的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地,素有“四路总口”之名,且有“二水交会”之称,担负着4县4镇2乡的运输任务,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如今,甘川公路、福兰公路、会陇公路、渭会公路、临会公路、沈麻公路、路河公路、双石门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商贸流通也更加发达。

如今,会川集市中只有皮毛市场和活畜市场还需要牙子,其他市场商品都是定价销售,无需从中议价。

会川镇皮毛产业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出现了皮毛市场,清德宗光绪14年(1888年)皮毛市场活跃,至民国后期发展成为皮毛集散地,驰名甘肃各县,素有“甘肃皮毛之乡”之称,是甘肃皮、毛、绒及成品和半成品专业批发集散地。目前,会川镇生产加工的皮毛种类主要有裘皮、服装革、光面皮袄、皮套裤、皮褂子、二毛皮袍子和各种剪绒服等,收购和交易的生皮种类有牛皮、羊皮、狗皮、驴皮和野生皮五大类20余种,产品主要销往省内外地区,年创收20万元以上。

会川镇集市“牙人”特征:一是“牙人”一般为男性,由于活畜市场与皮毛市场不管是个体商贩还是大商贩都是男性居多,女性与其交流有诸多不便。二是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无论从事皮毛或活畜市场的“牙人”,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能力,同时要德高望重,这样才能得到买卖双方的信任。综合这些条件,在“牙人圈子”里,一般老者居多。三是专业不同。在会川镇集市,“牙人”可以分为专业“牙人”或自由“牙人”。被货栈老板聘请的,或是长期从事买卖的中介人,并以牙佣金为主要生活收入的都算专业“牙人”。在集市买卖中临时或者偶尔为双方交易评定物价,获取佣金的人叫自由“牙人”。同样都是“牙人”,但术业有专攻,经常做牛牙的就做不了马牙,所以市集上的“牙人”,又分为牛牙、马牙、羊牙等。同行“牙人”除了提前被预约的,就看谁来得早,先到的就可以揽下数量较多的牲畜群,这样所得的牙佣金也就相应多些;也避免了同行之间因为利益而起摩擦。

“牙人”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从中撮合,主要是议价,一般议价方式有两种,即行话和手语。行话即行业隐语,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据一些老“牙人”回忆,行话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皮毛市场或货栈比较流行,主要是对钱数的隐语。但是,后来由于参与买卖的“牙人”越来越多,地域也越来越广,便逐渐失去了行话的隐蔽性,逐渐消失,到现在已经无人知晓。另一种议价方式是手语。“牙子”上市看过牲畜之后,先问卖方要价,再问买方出价,然后牙子与双方通过“捅手”的方式从中搭价议价,直到双方都能接受的那个价位为止。“捅手”即袖筒捏价,也有叫“掏麻雀子”,俗语叫“袖里乾坤”,是指买卖双方不直接标出商品的价格,不用言语说价,双方看好货后,由牙子与双方各自都在袖筒内或者其他遮盖物下互相摸指头来定价格。

在渭源县,“牙人”作为买卖双方的撮合者,不仅促进了市场商品的流通,而且还维护了市场秩序。

新闻推荐

渭源县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成效显著

日前,渭源县法院运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快速集中化解86起土地流转纠纷的系列案件,受到了不少群众的称赞,取得了良好...

渭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