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渭源别样“红”

定西日报 2021-01-03 08:36 大字

□何全文

渭源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也是古丝绸南路上的重镇。雄浑博大的渭河把周秦汉唐等十三家王朝推向了历史的巅峰,渭源因其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承载地。“花儿”这一民间艺术更是渭源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朵奇葩。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汉、回、藏等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它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古鄯行吟》)明朝诗人高弘将花儿一词最早定格在中国的诗文中。

渭源自古以来是西通河湟、南控巴蜀、东去三秦的战略要地,汉、回、藏、羌等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游牧耕作,繁衍生息,“花儿”这一民间艺术成为促进民族融合发展的载体。明代中期诗人杨继盛在《经渭水喜雨途中》一诗中写道:“随车甘澍南山遍,澈底清流渭水长。一路氓谣亲听得,福星重莅荷君王。”从中可以看出明时渭源一带花儿已经流行。

汉代诗人刘仑诗云:“六月驱车塞外行,洮云渭水不了情。晚来更上层楼望,羌笛一声山月明。”渭源“花儿”分洮岷花儿和渭河花儿,地处西秦岭北支的鸟鼠山,把渭源分成渭河和洮河两大水系,境内洮河流域一带多为高山草甸,水草丰美,古为藏羌边地,至今“洮岷花儿”盛行。渭河流域为黄土高原,是汉族群众聚居区,受河流文化影响,秦腔艺术成为主流,“渭河花儿”已日渐式微。

渭源县西部麻家集镇,山清水秀,气候温暖,民情淳朴,素有“小江南”之称。境内花儿会接二连三,从农历五月十八日塌崖湾花儿会发端,到六月初六的高石崖花儿会盛况空前。其时惠风和畅,歌手云集,花伞摇动,对歌串唱,青年男女,互表爱意,国计民生,亦入歌传唱。高石崖花儿会,先是马莲绳拦路,能对唱者方能过绳,之后在对歌的过程中,随着调令和唱法的异同,歌手们逐渐分成不同的阵营,边唱边结伴在山间游转。最后程序是“敬酒告别”。

“渭源是个好地方,高石崖花会年年唱,花儿漫歌九霄上,明年还在这里浪。”

令人称奇的是,有的群众目不识丁却才华横溢、妙语连珠,有的问歌刁钻古怪,答歌却应对入流。

“花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是西北高原人情感的表达和反映,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活着的诗经”,是甘肃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尕马儿骑上下四川,路过着走了个渭源。身上的薄土脸上的汗,才知道阿哥的路远。”

渭源花儿种类多样,可分为散花儿、整花儿和叙事花儿,表现形式有顺接式的“风摆柳”、并列式的“串木头”、回旋式的“蛇形路”等十余种,曲令主要有脚户令、白牡丹令、莲花山令、阿欧令、两叶儿令、三闪令等,以兴赋比为主要表现手法。主旋律是歌唱自由爱情的,朴素、真诚、信口谩来,别有情趣,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渭源花儿还彰显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在涵养良好的家风、民风和乡风上起着重要作用。渭源南部的花儿会又称“春台会”,形成了当地人们所谓“五月哄堂”。人们唱“疯”了,浪(当地方言“浪”即“逛”)“野”了。1985年有“花儿皇后”之称的汪莲莲与杨永红、祁肃兰、马壮福、马立辰等人,代表渭源参加全省花儿大奖赛荣摘团体第一的桂冠,从此渭源的花儿艺术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几年,渭源县委、县政府紧盯乡风文明的总体要求,出台了专门的非遗保护政策;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举办了“花儿演唱会”“花儿大奖赛”等活动,把从前所谓的“花儿”推向了时代的文艺舞台。

新闻推荐

两个“马海龙”,脱贫路不同新华社记者 程 楠

过去,“不适合人类居住”就是“95后”东乡族小伙马海龙所住山沟的“标签”,他一度认为这就是命。而在有“苦瘠甲天下”之...

渭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