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变美 喜鹊归来

定西日报 2020-12-14 08:48 大字

□侯自成

“生态文明”紧系民生福祉,连接国运兴衰,承载民族情感,涵养文化的心气血脉。

万物生灵,鸟类飞禽。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要远比人类挑剔。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则在上世纪经历了一场由衰退发生裂变的惊悸,再到保护修复产生蜕变的过程。

喜鹊黑白相间,雌雄色相同,喜鹊还叫喜虫,又名喜神。喜鹊自古以来深受中国民俗文化的钟情与偏爱,它是爱憎分明的化身,善恶有知的神雀,预祥通吉的“报喜鸟”。喜鹊离不开村庄,喜欢在庄头村尾的高杨上垒窝架巢,恰似嗓门高的邻居,时常给人几多欣喜,掀去几多忧愁。喜鹊不似燕子,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更无嫌贫爱富之好,喜鹊无畏酷暑严寒,不惧风雨雪霜。

早春二月开耕播种,喜鹊直扑犁铧后跟,捉食虫卵十分来劲,它是害虫的天敌。可就是这样一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平衡抑制作用的“益鸟”,九十年代初期便在渭源境内忽然消失了,连同常见的麻雀也一同销声匿迹。

2018年秋后的一天,杨树上竟有三四只喜鹊相叫甚欢。周末早晨喝茶,我正给母亲絮叨着见到喜鹊的欣喜愉悦,忽来“喳喳喳”的叫声,正是一只喜鹊飞过院顶。好个喜鹊,家里正逢大喜,侄子说成了媳妇!我满怀喜悦地给母亲再表喜鹊刚过头顶的吉庆兆头。可母亲心里明镜似的,“这门亲事好得很,今天你们去了大吉大利。”

往后常见两只喜鹊在路沿场口扑叫翻飞,今年四月,四只惹人眼目的小喜鹊出窝落地,庄户人都在为这难得“稀罕物”的再现欣喜。

近年来,“生态立县”“生态保护”成为声势浩大的集中行动。坚持“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集中造林,包片成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封山禁牧”,开展“小流域治理”工程。进行面山绿化,保证树木“成活率”,大旱死苗,死了重栽。先打“水平沟”,再挖“树坑窝”,背水上山,浇水覆膜,定期浇水补水,补植补造,栽种一片,成活一片。每年春秋两季造林就是压倒一切的工作任务。

不信青山不回头,誓叫山河换新颜。天遂人愿,自然又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许多久违的现象渐渐回归,雨水逐年增多。各种稀奇的鸟儿相继出现。春夏之日的黎明,鸟儿说学逗唱,把你从熟睡的梦里唤醒叫起。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导思想,在赢得未来的前景规划中,渭源拥有了一批属于自己的主打项目和“拳头产品”,以“渭河源”大景区为龙头,精心打造渭河“风情线”,建成以“灞陵桥”公园为“名片”的县城观光景观。更以国家级森林公园莲峰山,高山仰止首阳山,白云仙居太白山,松风波涛秀峰山,十里一线天井峡,深谷幽景网子场,形成了“名山秀水迎远客,文化领舞推盛宴”的基本格局。

南往黄香沟,万亩青年林雄浑,自然灌木林恢复盎然,森林和草原相互依偎。渭源生态环境的良好转化,是定西在自然环境迅速衰退、生态严重恶化的危机当中,打了一场跨世纪“阻击战”的一个真实缩影。

“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今天的“生态文明”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毫不动摇的推进“生态战略”进程。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定西分行 驻村帮扶为产业发展添“新亮”

本报定西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付成)在新寨镇通往渭源县方向的朱韩公路上,有一个小村庄,整洁干净的村部院内党旗飘扬...

渭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渭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