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丽乡村”走向“美丽经济”——渭源多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定西日报 2018-04-05 07:18 大字

通讯员王金娟

一脉青山、一方绿水,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充满诗意和乡愁的农村。

近年来,渭源县积极探讨“从乡村振兴走向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着力推动乡村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把脱贫攻坚、易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乡村旅游成乡村振兴创新实践

近年来,渭源县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引领,深刻体悟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城乡融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有效方式。该县上湾镇依据打造“全省易地搬迁示范乡镇”和“全省乡村旅游重点乡镇”的目标,率先制定了易地搬迁规划与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将交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后续产业紧密结合,初步建成了侯家寺、综合市场、物流园区、乡村旅游等4个集中安置区。极大利用兰州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初步规划建设集农家生活、民俗风情体验、花卉观赏、垂钓休闲等为一体的魏家磨乡村旅游协会,未来将发展农家乐142户,每年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

产业引领成乡村振兴增收门路

在产业发展方面,渭源县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年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在实施“三变”改革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农民多形式入股,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与此同时,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因地制宜,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增值链、完善利益链。该县目前在上湾镇建有5000亩优质沙棘林,发展陇源红沙棘加工企业1家,每年将为142户贫困户每户分红3000元,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该镇还结合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了占地40亩的连栋智能温室,主要发展种业培育、食用菌种植及休闲采摘等,建成后可带动农户166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该镇有效依托紧邻临渭高速出口和212国道的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了占地50亩的集仓储、物流、餐饮、住宿、汽修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和占地20亩的农贸市场,建成后可带动安置区农户120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美丽乡村成乡村振兴驱动之源

渭源县依托境内易地搬迁安置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在紧盯基础设施欠账短板的基础上,积极配套建设道路管网工程、文化广场、绿化亮化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乡风文明软环境。近几年,在各乡镇均建成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农耕文化等为内容的主题文化广场、文化宣传长廊、国旗一条街等特色农村社区,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新闻推荐

新城区派出所破获系列盗窃案8起

本报讯近日,安定区新城区派出所成功破获系列盗窃案8起。2017年12月30日,该所接到110指令称:在安定区凤翔镇福台村七台山兴云寺六个功德箱内现金被盗,涉案价值600余元。接报后,办案民警...

渭源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渭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