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公民张三》说开去

兰州日报 2018-01-28 01:11 大字

《公民张三》剧照

三九严寒,雪盖渭水源头。接到省文化厅艺术处通知,专程前去渭源县观看了一出由“渭河源”演艺公司最新创作的秦腔现代戏《公民张三》,我们格外感到一种欣喜。

这是一台反映学法普法守法护法当今农村法治生活的地方戏。张三是夷齐村平素就十分活跃的年轻农民,在县上司法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上显现出他身为一名国家公民的庄重社会责任感,自告奋勇地担当起四乡八邻传播法律意识的“赤脚律师”和义务调解员,但一走马上任就先与妻子为家里洋芋地的农活起了矛盾。全剧分“培训”、“吵嘴”、“调解”、“进山”、“贺楼”、“维权”、“护法”和“尾声”八场戏,活脱脱展现了渭河源头城乡文明欣欣向荣的现实生活图景,活脱脱展现了张三、李满、刘局长、孙耀宗及警察、众多村民共同步入法治天地心灵所发生变化的崭新时代风貌。可以说《公民张三》是法治中国在渭水源头的一个小小缩影,却体现了渭源城乡在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今天大大的精神世界的鲜活气象。

这台秦腔大戏并列了农村常见的一些法盲现象,如拾了一头牛非偷非抢却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有钱了盖楼房遮挡了邻居家的路径与光线而发生矛盾冲突要“长辈”出面说话、亲舅子买了车撞了人有“逃逸”之嫌劝其守法要进“班房子”等等农村较为普遍的真实生活引发的一连串“法律故事”,接“地气”,乡土味浓,真实可信,很能吸引观众看戏的兴趣和关注力。这出戏可以说是“冰糖葫芦式”的戏剧结构,公民张三、法律律条和崇德向善传统文化诉求结伴同行形影不离,像竹签一样贯通全剧多个生活侧面而叙叙演来一气呵成。

虽然演出条件有限,在某个矛盾冲突转圜中尚缺少一些深究,但这种结构形式颇有新鲜感,对真实、繁杂的生活冲突与人物纠葛有着多方位、多角度地投射,这是渭源剧作家创作灵感的一种新创。导演试图将严肃的法律内容与思想主旨以“轻戏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获得法律精神的薰陶,在人们的视域中处处展现出文明与法治的城乡新潮流,法律不再是挂在墙上刻板的条文。剧中人物性格比较鲜明,情节发展自然流畅,台词朴实而多含习俗性,唱词巧融哲理而情动于衷,再用当地人喜爱的秦腔音乐渲染始终,整台戏似如扑面的新风,让观众着实感到新年伊始春意暖心。

渭源县基层文化生活中像这样的秦腔原创剧目的锐意推出,是四川省当今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戏曲创作现象。三年前渭源县秦剧团“转企改制”成立了这个39人的“渭水源”演艺公司,年活动经费只有12万元。董事长张鹏举认为,“让渭源老百姓能看上戏,受到高台教化,我们演戏的重要目的就达到了”。三年多来,他们面对现实,多方筹措,坚持为基层群众服务,恢复了二十多台优秀传统戏,又一年创作一台新编的戏,步步前行,风生水起。这里人手头紧不要戏,但不是不看戏,他们公司就为乡亲们演戏不收钱,戏一开,满满来了一场子人。村里没戏台演,就先帮助修建好戏台再来演戏,受到当地人众热烈欢迎。全省有80几个县,他们现在已巡演了66个县。2015年创作出《渭水医魂》把与华佗齐名的渭水人封衡学医行医的历史故事搬上了舞台,还进兰州参加全省新创剧目汇演,去年七月还晋京参加全国县基层剧团汇演,得到北京专家的肯赞与点评,这次活动甘肃参加的就他们一家。《渭水医魂》创作剧目现已演出340多场,深受有关部门好评,让城乡人众得到了享受秦腔艺术的获得感,彰显了陇右文化新的活力与韧劲,也大大稳固了渭水源头的戏曲生态环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贫穷环境中,一个近40万人口的县没有一个相应的基层剧团四处演出以适应城乡百姓越来越多的文化诉求,这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演艺公司脱颖而出,一路走来十分艰辛,繁忙时一天只吃一顿饭,但他们很勤奋,方向明确,步履稳健,情绪饱满,其实践经历已经展现出他们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扎实的社会担当精神。他们2016年还创作演出农村扶贫攻坚题材的大戏《禹河春》,演出已达150多场。今年《公民张三》又进入新的春节巡演期。据了解,他们的新戏创作已经安排到2020年,这在全省来讲十分罕见。

企业家热忱关注当地的文化建设,重整并发展戏曲人才队伍,把当地历史名人和有影响的人文传奇搬上舞台,坚持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三并举”方针,“为人民”而创作演出,以自己接二连三的剧目新产品服务四乡八邻基层观众,努力为当地的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传承和发展原本戏曲艺术“高台教化”的社会功能,努力使当代“戏剧精神”在当地再度兴起,可以说于民于国功德无量。那种轻视“业余”、忽视“民营”、小觑“基层”剧团公司的现象,已经过时应该反思,理应迅快消除自己的“片面与狭小”,彻底转换为新型而务实的现代思维,并给他们以热情诚挚的鼓励、积极有力的支持,包括在艺术建设上的智力支援。

面对“渭水源”的戏剧新气象、新作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有长远文化目光”的企业家接管县基层剧团后所推行的着实有效的方法措施,真正把中央《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法规性的重要文件贯彻到实处,让他们也在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上更有自己的建设者情感和人格尊严,及时得到更多的归属感、道义感和更大的社会责任感。何乐而不为?

□严森林文/图

新闻推荐

渭源县民政局五措并举抓好信访工作

渭源讯(通讯员杨志锋)去年以来,渭源县民政局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针对民政信访突出问题,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扎实抓好信访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民...

渭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渭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