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曹的“新依靠”

定西日报 2018-01-24 09:48 大字

本报记者马国旗晁君杰

吕瑞芳

一家六口住在大山深处的土坯房里,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仅靠6亩地种大豆和药苗养家糊口,贫困户曹国宝一度非常迷茫:自己脱贫的路在哪里?

曹国宝生活的渭源县上湾镇侯家寺村,和定西许多地方一样,山高坡陡、环境恶劣,农业产业发展困难,小到吃、穿、住,大到上学、看病、就业,这些问题无一不是贫困山区群众的“老大难”。

“脱贫路在这里!”渭源县为这些像曹国宝一样生活在大山深沟里靠天吃饭、土里刨食的贫困人口找到了答案——搬出大山!

“搬,说来容易,可世代就‘挂\’在这几亩地上,自己又没文化、没技术、没本钱,搬下去,还能‘挂\’哪里,最后连地都没得种怎么办?”曹国宝叹了口气,这几年,孙子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几次手术下来,昂贵的开支压得49岁的曹国宝看上去像60岁。

老曹打量着逼仄的土房,想起动员搬迁的干部们说的那些好政策,还有同村的老张头以前和自己一样只种药材,现在搬到镇子跟前的安置区了,随着生产生活“半径”地扩大,还能开着“三马子”十里八乡地收药材卖药材,还真让人有点嫉妒。老曹动了心思——好歹搬下去试一试,没有活计,大不了再上山。

渭源县相关部门经过谋划,按照“向城区靠近、向中心镇靠近、向产业集聚区靠近”的三靠近原则,在漫坝河畔靠近国道212线的地方规划了侯家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

雪后初霁,漫坝河畔,一座座新建的农家院落,白墙青瓦,掩映在尖山下,如一幅水墨画。

这个像画一样的地方就是侯家寺安置区,为了给搬迁群众建好“新家园”,渭源县先后争取中央移民搬迁财力补助等各类项目资金1.2亿元,为安置区配套建设了道路管网工程、文化广场、绿化亮化及幼儿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建成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农耕文化等为内容的主题文化广场,建成了漫坝河乡村旅游风情线。(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渭河源的秋

□孙菊英文/图行走阡陌,冥冥之中总有一些事,不以人力转移。时令深秋,本打算去看定西的渭河牧场,因天色阴郁,故改道渭河源风景区,确切地说应是“鸟鼠山”。也就是在这里,我机遇了渭河源的秋,曼妙溢满心胸,...

渭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