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驻”得了 “助”得好——渭源县驻村帮扶工作扫描

定西日报 2017-06-09 08:55 大字
■通讯员张安军孙海鹏

初夏的渭水源头万物葱茏,生机勃发。干群携手描绘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社会的时代画卷,奔波在乡间村社的一个群体成为最亮眼的一抹色彩:他们走社串户,促膝长谈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困;他们奔赴田间地头,与贫困户同劳作,共甘苦,谋富路;他们常驻脱贫攻坚一线,开民智、帮民富、助民乐……他们就是渭源县驻村帮扶工作队。

提能扶智,激活内生动力

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上,渭源县着力打造一支助力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从省市县乡双联单位抽调人员442人,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109个,下派375名干部组建非贫困村驻村工作队108个,建立了以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各驻村工作队坚持以“扶贫先扶智”为根本遵循,深入各村社宣讲政策,引导贫困群众以学提能、以学增智。坚持每村每月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开展“大讨论”活动,转变传统思想,谋划致富思路;坚持每周一召开村级集体学习会议,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性工作,激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可喜转变。同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发展当归、党参、百合等致富产业,将科技转化为增收本领。今年前4个月,全县开展村民代表大会“大讨论”活动305次,举办农技培训256场2379人(次)。

多措并举,力促产业增收

紧紧围绕查找贫困症结,分析致贫原因,各驻村帮扶工作队为全县217个行政村帮扶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为贫困户制定《贫困户家庭经济发展计划》,让贫困户找到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思路。在具体工作中,突出能人、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激活群众产业脱贫内生动力,形成了贫困户跟着新型经营主体走、新型经营主体带着产业走、产业带着贫困户走、企业和农户紧盯市场走的产业扶贫新格局。探索形成新型产业扶贫模式,企业、合作社与建档立卡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户均增收3530元。目前,全县发展产业专业村208个,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520个,109个贫困村1.73万户贫困户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项目带动,提升造血能力

立足资源优势,各驻村帮扶工作队重点抓马铃薯、中药材、畜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以特色产业推进中长期种植业、养殖业项目落户,每年带动2000—5000户有劳动致富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实现稳定脱贫。并引导贫困群众发展食用菌、土鸡、牛羊养殖等“短平快”项目,强基固本保增收。抢抓渭源县被列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示范县”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光伏扶贫项目,率先在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建成装机容量为3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1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目前,建设村级分布式发电站217个、装机总容量65兆瓦的规划正在积极落实中,将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光伏扶贫全覆盖。

新闻推荐

郭家山村民杨生录的“阳光”生活

本报记者吴鲁通讯员章晓峰乔彩凤走进渭源县麻家集镇郭家山社,红瓦白墙的新房和人们灿烂的笑脸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民风淳朴、勤劳致富、小康路上一个也...

渭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渭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