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十八年的坚守——记渭源县“最美乡村医生”李俊青

定西日报 2016-12-24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刘佳丽

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典礼上,镜头里的每位乡村医生感人至深的行医故事,让我们无数次的感动,他们的事迹诠释了无私大爱,他们就是百姓健康的“守护神”——乡村医生。

在渭源县清源镇星光村,就有一位这样的乡村医生,他和中国基层多万名乡村医生一样,用爱坚守、用心付出。今年花甲之年的李俊青,年2月高中毕业后被安排到村卫生室,成了一名“能养家糊口又让一家人感到荣耀”的乡村医生,在这个岗位上,走乡串户为当地群众诊疗服务了整整年。

为了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更好地为周边群众开展健康服务,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的李俊青开始了自学之路。他从书店买来医学书籍,在闲暇时间、劳动间隙,一边背诵一边抄写再结合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俊青逐步学会了打针、输液、针灸、中药配方等基本医疗技术。和其他工作一样,李俊青所选择的这条道路同样充满了困难和挫折,年集体卫生室解散,群众看病、他和家人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在困难中,他向乡亲们借了元,并赊欠了元的药品,借了亲戚的一间房子,就在这样的困境中,李俊青办起了一个简陋的卫生室,把自己钟爱的事业坚持了下来。

药价低、不收取其他费用、针灸免费、昼夜出诊是李俊青一直以来坚持不变的原则。有一次,村里一个名叫邓湖亮的小男孩因中风下肢瘫痪,但小湖亮家境贫困,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为这个孩子进一步治疗。看着孩子可爱的面庞和渴望自由的眼睛,李俊青不顾辛劳,坚持数年如一日免费为小湖亮做针灸辅助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俊青坚持不懈的治疗下,小湖亮终于重新站了起来,小湖亮的父母喜极而泣。现在,已是而立之年的邓湖亮每年都外出打工,春节回家都要来看望李俊清,以表达感恩之情。这样的故事村里的群众如数家珍,说起李俊青医生,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赞美。记不清有多少个漆黑寒冷的夜晚,忙了一天的他刚躺下就听到焦急的敲门声,他都会开门为患者治疗;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天黑而掉到冰冷的河水里或者是迷了路,却从没有停止服务病患的脚步。李俊青几十年如一日,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尽心尽力为患者和家属送去希望和温暖。

李俊青一直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这句话。他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但他也乐于扶危济困。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李俊青经常替困难家庭垫付医药费,粗略算来,这笔费用已经超过了万余元。为了解决群众种地不方便、自己出诊过河难的问题,李俊青在年和当地群众一同修建了一座爱心桥,他个人垫付修桥费用1.7万余元,而当时他家里有瘫痪在床的老父亲和两个上学的孩子,让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更加拮据,但李俊青却无怨无悔。

几十年来,李俊青不求回报,却收获着幸福。优秀共产党员、人大代表、先进工作者是党和政府对他勤奋工作的高度认可;“好人李大夫”是当地老百姓对他医者仁心的真实褒奖。李俊青经常说,是乡亲们给了他今天的一切,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但依然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年,李俊青被渭源县文明委评为“最美渭源人”。我们在寻找中发现,在发现中感动!这份感动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有乡村医生那份温暖真挚的梦想、朴素无华的坚守。

新闻推荐

路园镇计生协关爱流动人口

本报讯(通讯员张文果)近日,渭源县路园镇计生协会集中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进行全面入户走访、登记,并向流动人口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避孕药具、免费享受计划生育基...

渭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