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人家的“水事”

定西日报 2020-07-31 07:30 大字

本报记者王长华

通渭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田栋良的办公室的墙上,张贴着一幅用楷书书写,尚没有装裱的书法作品,内容是一首诗:

四县一厅蟾姆山,黑池龙王卧龙潭。新建一座水晶宫,洮河青龙来上班。

昔日黑龙独制山,十年九旱困陇原。而今蟾峰双龙会,顿使陇上赛江南。

落款是:“甲午中冬蟾麓野夫八旬世平撰书”。

田栋良解释说,这是2015年,引洮工程通水到了通渭县后,当地蟾姆山下的一位80多岁的老人,自己创作并撰写的一首诗,他非要把这幅书法作品赠送给水务局的工作人员!至今回想起来,那个场面还非常令人感动。

贾平凹在《通渭人家》中写道:“一只鸭子从一片糨糊滩上往过走,看见了盘子大的一个水潭,潭里还聚集着一团小蝌蚪,中间的尾巴还在极快地摆动,四周的却越摆越慢,最后就不动了,鸭子伸脖子去啄,泥粘得跌倒,白鸭子变成了黄鸭子……”,这是对通渭缺水程度的真实写照。

文学的细节描写来自于对现实的洞察和关切。在这一点上,贾平凹无疑是一支大手笔。

其实,通渭县40余万老百姓因为缺水而苦苦挣扎的情状,和困居在泥潭中命运无助的小蝌蚪一样无奈。

“以通渭为代表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且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人民生活贫困。没水,让通渭人民苦了千百年,从1876年左宗棠“苦瘠甲于天下”的奏章,到1980年联合国官员“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断言,水,一直如同梦魇般困扰着通渭”,通渭县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原局长尉采珍如此说。

通渭县用水状况发生彻底改变,源于甘肃省引洮供水工程。这项工程于2006年11月22日全面开工建设。至此,搁浅了半个世纪的引洮工程终于再次扬鞭启程。通渭县属于二期工程受益区之一。

尉采珍是通渭县水务系统中全程经历和参与了全县从“121雨水集流节灌工程”到引洮工程全过程的“水务人”,她简要地回忆了这一历史性的过程。

鉴于通渭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困难,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决定争取将通渭县纳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受益范围一并实施,以便早日解决通渭缺水问题。

经过多方汇报衔接,2008年1月省市同意将通渭县纳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受益范围。

2011年6月25日,备受关注的通渭县引洮一期陇通农村供水工程在海拔2400多米的牛营大山之巅正式奠基开工建设。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为58825m3/d,按调水量分摊投资4.05亿元,规划建设调蓄水池4座、泵站2座,埋设干管5条211.65公里、支管78条678.39公里、分支管103条337.60公里,覆盖解决全县18个乡镇322村44.03万人的生活用水。

经过33家参建单位的不懈努力,于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了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2014年12月28日主体工程正式通水试运行,2015年1月10日洮河水头涌进通渭县大山羊场2万方调蓄池,马营镇华川村村民徐进贤便将他专门为引洮工程顺利通水而创作的横匾送到了大山水厂管理人员的手中。

“我在交通系统干了将近20多年,以前总认为交通部门为农村干了很多事情,现在在水务部门,才深刻了解到,水务系统为农村办的实事更多”,通渭县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王玉虎感慨地说。

7月16日,70岁的通渭县李店乡坪合村董家河东头社村民董玉文,拧开家里的水龙头,一股清冽的自来水,便哗哗地喷涌出来。

董玉文的家里,还保存着当年推广“121雨水集流节灌工程”时所打的两眼水窖。所谓“121雨水集流节灌工程”,就是每户人家在屋顶和庭院平整100平方米的集流面,打两眼水窖,发展一处庭院经济,简称“121工程”。

董玉文家里的这两眼水窖,目前都还满满地蓄着水,水的来源,既有屋顶和院子里的集流场集蓄的雨水,也有自来水。这两眼窖水的用途,一方面是作为自来水偶然停水情况下的备用水,另一方面,是家中庭院经济的灌溉用水。老人是个勤快的人,他用这两眼水,种了苞谷、南瓜、豆角、西红柿和黄瓜等等。这些菜太多,一个人根本吃不完,就送给女儿,还有邻居们。

董玉文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名叫董耀城,在四川、西藏等地当过几年的武警后,转业在兰州市环保局工作。10岁的孙子因为吃腻了重庆妈妈天天做的米饭炒菜,就要奶奶给他做面条吃。拗不过孙子的纠缠,老伴只得上兰州为孙子做饭,就这样,家里就只剩下了董玉文一人。“老伴一走,感觉到思想上很孤独”,董玉文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我曾经在兰州和儿子住了一段时间,感觉一点也不方便,尤其是上厕所。老年人了,一有便意就想上厕所,但城里也好,家里也好,都没有那么方便。除此之外,就是没有几个说话的人”,董玉文说,“还是咱们的乡下好!”

董玉文家的房子,经过了4个历史阶段。

大门外的“高房”,是一座两层的用土坯盖的房子,屋顶是卷棚式的,显得既古老而又有地方风情,“这是我的爷爷手上修的,现在没有住人,只是想留下先人的一点痕迹”,董玉文说。

董玉文家的厅房,即客厅,是1988年修的;北房,是2002年修的,这两间房子,都是土木结构,采用了通渭民间的“滚椽”式的建造方式。

西房和大门是2018年修的,建筑面积有90多平方米,花了十四、五万元。“当年修房子,仅用水,就犯了很大的难心”,董玉文说,“前年修大门和西房,用水就方便多了。”

董玉文还种了1亩苞谷,1亩洋芋和1亩金银花。金银花的头茬花采摘后,卖了1000多元,可以连续采摘三次,新鲜花的价格是10元至14元。要务弄这些土地,70岁的董玉文,身体显然有点吃不消,因此,就买了一台旋耕机。

董玉文还养了一头猪,5只鸡,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地里锄草。

74岁的李店乡李店村何家山社村民何振祥的家里用水情况,和董玉文家略有不同,他家里的水,是直接安装在屋子里头的。他家是早年实施的通渭县安全饮水工程的受益户,水的来源,以前用的是通渭县锦屏水库的水,现在用的也是洮河水。两家的相同之处,就是何振祥家里也是老两口生活,年轻人连同孩子们,都去城里居住了。

像董玉文和何振祥这两家人,在通渭农村不是个案。

解决了困扰了多年的水的问题,以及道路和用电的问题,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但如何解决农村“人”的问题,如何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却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新闻推荐

通渭:“好差评”成为政务服务质效“晴雨表”

通讯员赵世军“以前办理这样的证件都要跑几次,现在一会儿就办好了,不仅办事效率高,而且服务态度也很好。”日...

通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