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父亲

定西日报 2018-04-16 07:24 大字

□路探春

天长地久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最想父亲的时候。凄冷的风激起我对父亲的思念,岁月往事涌上心头。很多时候,总想拿起笔为平凡朴实的父亲写点什么,让他那如尘埃般的人生在茫茫寰宇中留下一点点生命印记。

一年多前,父亲因病逝世。儿女痛心疾首,一腔悲情,无语凝噎。

父亲默默地走了,走得那样急促,走得那么安静,没有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哀思和永久的怀念。刹那间,只觉得从未和父亲好好道别,从未想过有一天,父亲会消失在这山水间,再也不会见。

父亲于1938年12月16日出生于通渭县陇山乡川口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从小勤奋好学,夜以继日,映月读书。十年寒窗苦读,终得金榜题名,17岁时父亲就参加工作,成为人民教师,2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一位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的好老师,是父亲一生的追求。他为实现这个目标和志向,倾尽了一生的心血和汗水。

父亲从小失去了父爱,一个哥哥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的艰难生计,一下子就落在他稚嫩的肩膀,他挑起大家庭的重担,照顾自己的兄弟妹妹。父亲每个月三十六块钱的工资是十几口人的大家庭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缺衣少食的年代,父亲用自己的努力和节俭,最终让这个家庭熬过了生活的寒冬。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亲不仅含辛茹苦地把叔伯姑姑们抚养成人,还抚育我们四个儿女成家立业。我记忆深处的他,总是只有周末才有空回家,回到家也不休息,挖沟、挑粪、赶牛碾场,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似乎都在排着队,焦急地等待着他来解决。他是握笔杆子的才子,也是扛锄头把的慈父。苦也好,累也罢,为了拉扯大几个儿女,为了撑起这个家,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父亲为人师表,知恩图报,淡泊名利。这种品德伴随了他整个执教生涯。在他先后担任陇山农业中学校长、陇山教育学区校长时,不忘初心,始终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每任职于一所学校时,他最先想摸索清楚的是哪名学生家境最为贫寒,哪个村社条件最为艰苦,因为那些地方往往就是学生辍学的“重灾区”,父亲便一次次带领同事们翻山越岭,来到学生家里,甚至跨进田间地头做家长的思想动员工作。

父亲爱教育,爱学生。好几次,看到一些学生衣服褴褛,家庭拮据,父亲想尽一切办法买些衣物,分给这些生活上需要特别照顾的孩子们。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教师的职业是最光荣的,差学生好学生都得认真教,不能误人子弟。”正是这样朴实简单的话语,彰显了父亲有教无类的理念,体现了一位普通党员公正无私的秉持。

这便是我的父亲,一名地地道道的乡村教育工作者,一名平易近人的学校学区管理者。他平凡得像一棵小草,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诱人的芬芳,即便这样,他毅然选择了适合于他的旷野,长成了他最为实在的模样。

夜深人静,耳边传来《父亲》那熟悉的歌声:“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往事如烟,转瞬即逝,挥之不去的,唯山岳河川。

如今,我依然行走在为人师表的人生道路上,且已有廿五载,父亲教育兴邦的梦想已成为我心中永恒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父亲的离去让我如此沉痛,父亲给我的启迪——“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我当受用终身。

纸短情长,笔拙意远。千言万语,也只是对着空旷的房子说一声:爸,我想你。我最敬重的父亲,愿你安息的地方四季如春,再也无恙!

新闻推荐

弘扬民族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4月3日下午,通渭县榜罗镇组织镇区中小学全体师生在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初心、感恩奋进”主题纪念活动。杨继仁摄...

通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