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华家岭:46年打造的定西版“塞罕坝”

定西日报 2017-12-09 08:54 大字

从通渭县县城出发,沿着310国道到马营镇,再沿盘山公路北上,就进入了华家岭乡。全市面积最大、植被保护最好的人工防护林带——华家岭林带就是以华家岭乡为中心分布的。从卫星云图上看,9.7万亩的林带就像一条绿色的巨龙盘旋在山峦上,成为守卫“西兰公路”沿线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46载寒来暑往,华家岭林场几代务林人,在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下,营造出了全市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防护林。华家岭从黄土漫漫、林木稀疏,变得绿树成荫、生机勃发。

46载斗转星移,华家岭人一棵接一棵地把林木立在贫瘠的土壤之中,牢牢地钉在大地之上。昔日“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滴水,没有一户人家的‘土梁子\’”,如今变成了集“绿、美、香”为一体的定西版“塞罕坝”。

几代播绿人的心血和汗水,终于把昔日狂风肆虐、高寒干旱的冷僻高岭变成了今日的天然氧吧。

本报记者张莉芳王霞飞陈丽

咬定荒山不放松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华家岭最高海拔2445米,年平均气温只有3.4℃。华家岭林带蜿蜒曲折,东起通渭县义岗镇、西至安定区宁远镇,途经68个行政村。

作为早期西兰公路的必经之地,华家岭有过繁华与兴旺,但终因天气无常、地势险恶而被交通方面的专家所抛弃,交通要道都避开华家岭进行设计。这里的农民广种薄收,生活十分困难。1940年,茅盾先生途经华家岭时,被风雪围困了三天三夜。从此,这个被茅盾描写为“算是领教过”的地方,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华家岭的自然面貌和贫困状况,市县政府决定大面积按山系营造“华家岭林带”,即以华家岭为中心,沿西兰、华双、漫会公路及其支梁植树造林。

“那时山上没路、没水、没粮食,我们背起干粮,步行上山,为了方便,索性就住在了山上。那时根本就想不到,能栽出今天这样成片的林带。”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王福孔说起当年的造林场景,不禁潸然泪下。

当年克服“没路、没水、没粮食”的“三无”场景又浮现在他眼前。

有条件利用条件,没条件就创造条件。岭上没路,他们就组织当地农民没日没夜地铺,脚上磨起了水泡、手背开出了“娃娃口”一样的口子,他们铺路的激情却依旧未减。没有水吃,就从13公里外的马营镇往岭上驮,为了省着点,大伙都三四天不洗脸,“灰头土脸”就是他们当时的真实写照。缺少粮食,大伙就从自己家里带来苞谷面、糜面,担心维持不到下次回家,每顿就做成“拌汤”省着吃。蔬菜紧缺,大伙就在岭上挖点野菜,这就已经算是改善伙食了。

回想起当年吃的苦,他觉得,值了。

1971年初,他和40余名林业职工响应号召来到这荒山秃岭,在300亩试验场从事育苗工作。育苗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育苗成活率几乎为零。

再后来,实践得多了,他们就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育苗经验:先在一口大锅中将土兑上肥料和成泥浆,然后将幼苗根部沾上泥浆。“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苗木本身的水分,提高成活率。”老人一边用手比划,一边告诉记者。就这样还远远不够,苗木育上后还需要加倍呵护,“三水三肥、四锄六抹”是在每棵树苗生长期内必经的工序。

他们秉持“旱地育出水地苗”的信念,树种了死,死了又种,春栽秋补,经过八年的连续试验,终于培育出了适合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树苗。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是华家岭林场创业者们必须闯过的难关。

“岭上一年一场风,不是南风就是北风。”退休老职工刘宗禹回忆到,“每年春秋造林时节,风吹得每个人脸上都得掉几层皮。”

在年平均气温只有3.4℃、解冻迟、封冻早的华家岭,积雪、降雨、大风、浓雾是陪伴他们造林的“常客”。“那风吹到人脸上像刀子刮一样。”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远看要饭的、近看卖炭的,一问林业站的”就是当地百姓对当时务林人的描述。诙谐幽默的表述,却将华家岭务林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苦工作的情形刻画得淋漓尽致。

刘宗禹老人今年70岁了,他告诉记者,当时岭上有个老虎站,他在那里一待就是三年。令老人至今记忆深刻的是那里塌了补、补了塌的土炕,因为那是他们唯一可以取暖的地方。

“呵护树苗成长就像抚育孩子,时间久了,和树也就有了感情。在站上,眼瞅着自己亲手种的树长得‘左看有样样,正看成行行’,心里可美了!”

如今,走进通渭县华家岭乡高尧村,总是能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眺望山头,他就是刘宗禹老人。植树绿化“三分栽植、七分管护”,老人每天都要在自己管护的山头上巡一遍。2002年,他在巡林途中发生车祸,造成腿部残疾,不得不离开自己坚守了31年的岗位。

荒原变绿了,风沙变小了,生活改善了。抚今追昔,华家岭务林人感到由衷的欣慰:“天天看电视,总是在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一辈子值了!”

年轻一代接力播绿

不忘初心续写“华岭故事”

绿色,始终是华岭人不变的追求与梦想。

造林的接力棒,从老一辈人的手里,稳稳传递到了新一代华家岭务林人的手上。

在华家岭林带沿线的每个分站,“华二代”“华三代”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远离城市生活,扎根于大山之中,传承着父辈的使命,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崭新的面貌,保护着这片绿色生态屏障。

刘耀强就是一位“华二代”。他从小受到父亲刘宗禹的影响,1995年从林校一毕业就来到了华家岭林场,开始了他的植树造林生涯。他总是感叹父辈们当时种树时的不容易,“现如今这使命交到了我们一代人手上,我们一定会恪守父辈们‘忠于使命、艰苦创业\’造林精神,发扬‘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造林新理念,在保护好老一辈们造林成果的同时,继续扩大林带建设规模。”

2000年,以小叶杨为主的“小老树”严重退化,病虫害逐年增多,几十年的生态建设成果极不稳定,加快脆弱生态区域的治理和初级生态建设成果的升级迫在眉睫。

刘耀强便和“华二代”们根据华家岭山区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树木生长的差异性,开始积极探索杨树林带更新的新模式。

在低海拔区伐除病枯木,栽植侧柏,配置柠条,形成以侧柏、杨树、柠条为主的针阔乔灌混交林。在树木生长较好的区域栽植油松,配置沙棘,形成以油松、杨树、沙棘为主的乔灌混交林。在以华家岭为中心的区域内,栽植大苗云杉,配置沙棘,形成以云杉、沙棘为主的乔灌混交林。

为了防治病虫害,“起得比鸟早,睡得比鸟晚”。华家岭务林人不断加强专业技术学习,增强解决病虫害问题的能力,将各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有虫不成灾”水平。

2010年底,他和他的同事们共完成更新改造1.2万亩,占林带有林地面积的26%。栽植云杉等针叶树苗88.8万株,配植沙棘、柠条178万株,保存率达100%。

华家岭林带在逐年扩大,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走上了这片林地,为林带建设贡献着青春。

“刚到这里时感觉很荒凉,与想象中的工作环境真的是差太多了。”2013年,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的王炜琨来到华家岭,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三代技术员。“不为别的,我是学林的,一定要来有林子的地方。我们应该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绿色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是我们留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最初觉得有些难以适应,上山栽树、编写造林规划,在这大山里一住就是一周。在老职工手把手传帮带下,他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在这之前,林业站没有专业绘图人员,每年计划哪片山坡种植什么树,种多少树,老职工们都是在纸上手绘,画了一张又一张,为华家岭的林业生态建设留下了珍贵的文史资料。王炜琨看到绿树成荫的华家岭林带,被老一辈务林人的坚持所感动,“前辈们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造就了现在的华家岭,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坚持呢。”

王炜琨来到站上后,便用上了他在学校学习过的专业绘图软件,每年的造林规划就由他进行编制了。电脑上工作简洁明了,方便快捷,也使得工作进度加快了不少。

有了一代又一代华家岭务林人的坚持,定西市的造林事业蒸蒸日上。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林业站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8万亩,三北工程4.34万亩,天保工程3.88万亩,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4.62万亩,华家岭站管辖范围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6.81%,生态安全屏障已逐步形成。

面对着这一组组数据,华家岭林业站站长邢耀辉心中满是感慨,这条来之不易的林带,是一代代的务林人坚持不懈、集体努力的结果,他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他说:“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将不忘初心,以钉钉子般的精神,继续写好‘华岭故事\’。”

绿树青山变金山银山

“绿色银行”释放生态红利

几代华岭人的接力和传承,让绿色在华家岭上生根蔓延,富民产业也在这里生根发芽,老百姓们挣上了“生态钱”,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每年春秋季育苗的时候,我就和村民来这里打工,在家门口,既挣到了钱,还学到了育苗技术。”华家岭乡大牛村村民张奇告诉记者。

近年来,华家岭利用自然条件,发展起以培育云杉、落叶松、油松等涵养水源阻挡风沙树种为主的高山育苗基地。村民到基地打工,会有专门技术人员做指导,教村民如何种好树、如何施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学到了技术,大牛村人慢慢地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起了树,在自家的田地里育上了云杉、油松等苗木。

经过多年的发展,育苗产业成为了通渭县华家岭乡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富民产业之一,全乡已逐渐形成了以大牛村为云杉育苗中心的育苗产业基地,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向种苗产业的转变,培育销售以云杉为主的苗木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

华家岭大牛分站站长安永清告诉记者,村里前些年就已开始育苗的农户今年仅云杉种苗收入就达五六万元。

“现如今,我们村上家家户户都靠卖树苗挣钱。”有十几亩地的张奇家就种了十亩云杉,“气候好了,树苗都爱长了,我们的收入也比以前多了。”

他感慨地说:“以前常年大风,瘦一点的人站在山顶都站不住。”现如今,风沙小了,生态环境改善了,树苗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以前每一棵树都是宝贝疙瘩,村民们自己栽家里还专门浇干净的水,就怕养不活,现在随便栽哪儿随便浇都能活。”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大牛村的典型示范带动下,华家岭林带上的68个村的育苗户迅速增多,育苗基地不断扩大。现如今,华家岭育苗基地已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内蒙古、青海、宁夏、陕西等省区的重要树苗供应基地。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以华家岭林带为圆心,这里的绿色逐渐向全市辐射开去。2014年7月,定西市被国家批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随后,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坚持“生态立市”的第一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大力植树造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市林业局局长张亚勤告诉记者,近三年,定西市共完成造林封育67.23万亩,森林抚育22.3万亩,面山绿化29.0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11.4%增加到2016年底的13%,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绿色飞跃”。

守得绿水青山在,自有金山银山来。今天的华家岭,正走在这样一条康庄大道上。未来,这片全市最大的人工防护林,将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生态福利、绿色福祉。

新闻推荐

通渭县文庙街小学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通渭讯(通讯员崔文学岳峰)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了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全国共494所学校入选,其中甘肃18所学校入围,通渭县文庙街小学是定西市唯一获此...

通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