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友林铁笔火墨绘丹青

定西日报 2017-09-03 17:13 大字

□张艳君

铁笔代替毛笔,热代替了墨,宣纸代替了木板,黄友林,他用一支火笔,烙出了诗和远方。

黄友林出生于中国书画之乡通渭县,自小受父亲的熏陶,耳濡目染,对烙画钟爱一生,痴心不改。

烙画是一种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艺术。烙画工具现普遍采用电烙笔,通过变压器调节温度来烙画。体积小,升温快,使用方便,可以烙出丰富的笔法,如毛笔中的顿挫、点、皴擦、勾勒等手法在烙画中均能得到充分发挥。

烙画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古代通常在木板、树皮、葫芦等材质上烙绘,当代的烙画将烙绘材质发展到宣纸、丝绢上。黄友林经过反复钻研和实践,将中国画和烙画艺术融为一体,独成一家。

烙画之前,黄友林参照国画画法,调制颜料。与国画不同的是,烙画颜料里掺杂了明矾、明胶,可使得烙画颜色持久如新达上百年。

在一张新的宣纸上,黄友林胸有成竹地将蘸有颜料的毛笔在上面进行勾勒,起落之间,行云流水般的笔墨线条就出现在宣纸上。细细的叶,疏朗的节,一幅清雅脱俗的竹子即刻初显,仿佛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毛笔勾勒完成后,黄友林手里的烙笔在宣纸上勾勒点画,烙笔起落处,只见轻重缓急、长短粗细的烙印恰到好处地落在宣纸上,构成了画面所需的各种元素。由于宣纸受热炭化发黄,所以宣纸烙画总有一种普通画笔难以模仿的古色古香。这种纯烙绘、无上色的烙画,在虚实有度、疏密得当、层次分明的浅黄基调中,洋溢着古雅悠远的韵味。

黄友林在用颜料调配时,虽常采用黄、绿、红等色彩鲜丽的颜色,但在具体上色时总用清新淡雅的色彩。这种浓淡相宜的色彩,使得画面的线条在粗犷间透着细腻,硬朗间掺着柔美。上色后的画面更加地生动传神,充满质感,也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上色之后,黄友林用吹风机吹干宣纸上残留的水分,使得画面更加平整。在宣纸上烙画要比在木板上难度更高,掌握不好轻重缓急,整幅画就会因烫伤作废,对于大平尺的作品来说,更是功亏一篑。黄友林起初在用宣纸烙画时不知道烫伤了多少宣纸,可他从未气馁,一如既往地挥动着一把烙笔,笔耕不辍。

中国烙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美术家协会理事……一连串的荣誉头衔并未让黄友林迷失,他说,艺无止境便学无止境,烙画艺术里面还有着很多需要学习钻研的地方。近年来,他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竹林七贤》《北国之春》《长城》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大型博物馆收藏。

新闻推荐

义岗川镇扎实推进家庭医生联包签约服务

通渭讯今年来,通渭县义岗川镇全力推进“家庭医生‘4+1’联包签约服务”机制,由镇村医、包村干部、计生专干等4人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深入辖区内每一户居民家中,开展签约服务,强化绩...

通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