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陇中文化大市进行时

定西日报 2017-08-30 08:10 大字

●1992年底通渭农民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精彩亮相,打响了通渭农民书画的牌子,为通渭县赢得了“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桂冠。从此通渭农民书画享誉全国,成了定西市文化事业的一张名片。

●2002年定西市文化产业协会成立。这是全省各地州市中第一个文化产业协会,会员单位达100多个。

●2005年通渭县成为全省惟一一个由文化部命名的全国书画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勃兴的定西,吸引着大批书画界知名人士来通渭采风交流,留下了茅盾的《风雪华家岭》、贾平凹的《通渭人家》、张道兴的《翰墨飘香通渭行》、彭效忠的《书画飘出几多香》、周文馨、陈宗立的《甘肃通渭:从书画之乡到书画产业》、韩少平的《通渭农家书画多》、李晓君和谢志娟的《翰墨书香通渭人》、黎明的《只手拾风景,处处皆书画》等一系列反映通渭书画艺术和书画产业的文章,进一步提高了通渭在全国的知名度。

●定西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引起了省内外文化界人士的重视和肯定。中央美院教授吕胜中先生说:“陇中是个集结融汇多样文化的地方,多样的风格让我看到了不同地域、民俗乃至作者的鲜明个性,这里有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气候。”中国文联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评价说:“陇中文化,无论地下文物,还是民间艺术,都具有源头的性质,这是东南沿海地区可望而不可及的。”省美协原主席莫建成说:“定西的美术创作在全省范围来看,是很有实力的,是值得重视和关注的。”

●定西是传统文化的“富矿带”。马家窑文化、辛甸文化、李氏文化、洮岷花儿、汪氏文化、漳盐文化等特色文化闪耀着古代文明的璀璨光辉。定西又是当代西部书画的艺术高地。西安以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最密集的地级市是定西,最大的农民书画家群体也在定西。近年来,定西市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依托马家窑文化、李氏文化、通渭书画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快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发展,特别是书画已成为定西各类艺术创作中最活跃、最普及的艺术形式。据统计,定西现有中国美协会员26人、中国书协会员65人、省美协会员300多人、省书协会员500多人,全市有画廊、装裱店、大型书画文化企业、书画协会共1100多家。

新闻推荐

产业“造血”唤醒贫瘠土地——通渭县大力实施“2+4”工程推进产业扶贫纪实

盛夏时节,走进通渭县乡村原野,一座座光伏电站熠熠闪光,一层层水平梯田绿波荡漾,一片片产业基地连片开发,一个个富民产业蓬勃发展……这是通渭县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增收短板,优化产业布局,强化...

通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