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蓝地绿靓定西

定西日报 2017-06-03 06:31 大字
(上接第一版)要问定西春天里最耀眼的装扮是什么?毫无疑问:老布鞋、劳动服,持铁锹、扛镢头。

到了植树的日子,定西的干部职工们每天早上不到9点就揣着馍馍上山。一棵苗子一瓢水,从山脚到山顶,曲曲弯弯的十几里山路,桶挨桶,人相连,成了一条运水的流水线。

一个单位一座山头。定西近250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定部队及学校积极投身造林绿化实践,以人头定任务、以领导定责任。十余年下来,累计完成义务植树面积4.8万余亩,全市七个县区周围面山基本绿化,天定、平定高速等通道造林初见成效。

不仅绿荒山,还要美山川。近年来,定西市通过密植、多样化树种栽植、水利工程配套等一系列措施提升面山绿化效果,美中“补”足。

刘长贵布满皱纹的脸上泛着喜滋滋的笑容,老一辈人怎么也想不到如今东山顶上的松柏能有3米高,一路上,野鸡、野鸟“扑扑”地飞来飞去,脚底下踩的尽是绵软的腐叶……

房前屋后有树,村旁、路旁、田旁、渠旁有绿。“四旁”绿化提升农村“颜值”。

站在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村口,环村的树木让村民的房屋若隐若现。

许志强、许志刚,这个村的“傻”兄弟,在过去的近50年里,在不适合人类居住之地,将400亩绿树填满了沟壑与荒野。

树高了,山绿了,人老了。老哥俩说还要一直种下去,直到爬不动山,但到时往山脚一站,看着满山的树,死也瞑目。

在定西广袤的黄土旱塬上,数以万计的农民像志强、志刚一样,把一棵棵刺槐、小松柏等抗旱植物,从家门口的坡地,一直栽到远处绵延的荒山……

播一片林

“二郎山上松树多,青峰高高步云端。”唱着“花儿”的岷县中寨镇川都村70多岁的李想顺老汉说,以前二郎山哪有这么好看,为了种出更多粮食,大家到山上开荒种地,人折腾地、地折腾人,山成了“和尚头”“柴火身”。

多年来,定西市以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为重点,在干涩的黄土地上播下一片片林。

自退耕还林等“绿色”工程实施以来,岷县和定西其他县区一样,按照“长远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将境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整山系、整流域一次性规划为退耕区域,栽植以刺槐、山毛桃、山杏为主的生态林。

如今的二郎山,丛林茂密,鸟语花香。登高望去,蓬勃发展中的岷县县城尽收眼底。

一座座山由“皮包骨头”变得“珠圆玉润”,这背后,是定西历届领导干部薪火接力的感人传奇。

马鹏龙,安定区马家岔村党支部书记,先天手部残疾。可就是这样一位同志,每当造林任务下达后,总是身先士卒,上山挖坑、提水植树。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老马至今都记忆犹新:山坡上地陡,站稳都难,只有跪在地上,用锹一点一点地刨,先把石块刨出,再挖出土,围成鱼鳞状,一来二去这手上就都是血泡,等完成任务,血泡就成了厚厚的茧片。

谈到今后的想法,他说想再争取一些退耕还林的土地,让不适宜耕作的山地变成齐刷刷的林子。

恶劣的条件锤炼着干部的意志,模范的作用激励更多群众加入。这个村两位60多岁的老人李建仁、马建良,看到村干部带头上山植树,再也坐不住了,“咱也得种树,给子孙们栽个发财的根”。

种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定西人通常这样形容种树的不容易。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为了保证造林的成活率,林业部门严把种苗关和栽植关,安排技术人员在植树期间蹲点指导,一跟到底。管护期间对成活率低、造林质量不高的地段安排补植补造。

山川梁峁间的一棵棵树木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一毫米的成长,都凝结着管护人员的心血,见证着定西市各级党委干部将生态建设扛在肩头,记在心头的责任。

十余年下来,定西的森林面积达到360.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11.4%增加到2016年底的13%。

富一方民

“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收益。”说这话的是通渭县陇川乡菜子村村民南瑞,这个村毗邻静宁、秦安,长期以小麦、洋芋、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为主。

通渭县自2012年以来,把发展林果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促农增收的重要措施,科学规划、大力投入,尤其是苹果种植,在地理优势和政府推动的作用下,渐已形成“气候”,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南瑞说:“我算种得迟的,但这些年孩子上学、家里盖房、买车全靠果园。我们村靠卖苹果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很多,苹果树成了我们的‘摇钱树\’。”

来到临洮县洮阳镇车刘家村,在这个村曹家坪社举办的中国?临洮第二届紫斑牡丹文化旅游节正值节日期间,一个小小的村子,停满了各地牌照的车。

“我平常在外地打工,专赶这两个月回来摆点小摊,没想到就这几日,每天都有不下千元的收入。”村民王俊的烧烤摊前围满了人,他说,以前光想着去外面挣钱,这些年县上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如今村里依托牡丹园,风风火火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而来,我寻思着开个小卖部,也不用去外面挣辛苦钱了。

近年来,临洮县按照“在农业生产上嫁接旅游,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地融合、互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在优势特色花卉——牡丹上大力投入开发,以牡丹为媒,一条“美丽产业链”正在悄然形成。

大地添彩、农民增富。和通渭的苹果、临洮的牡丹一样,其他县区也在各自特色的经济林果上大做文章,加快经济林建设,生态效益经济化,经济效益生态化,漳县的油用牡丹、陇西的核桃,也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经济林果、育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五大林业产业模式。2012年以来依托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市苹果、核桃、梨、花椒、杏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总产值11.6亿元,林果农户达30多万户,林果经济为全市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穷山恶水”之间挣扎的定西人,渴望山川秀美的定西人,满怀“播绿”豪情,十余年来,干部带头一批又一批,群众植树一个接一个,山头绿了一座又一座。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昔日干涩的黄土坡正在女大十八变,山川秀美、绿色宜居的美丽新定西面朝我们走来。

新闻推荐

对福州用工环境很满意定西籍员工想长期做下去

福州晚报记者李晖“我打算长期做下去。”昨日,在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在榕的定西籍务工人员表示,让他们留在福州的理由不仅仅是工资待遇,还有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文关怀以及完...

通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天蓝地绿靓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