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山水 留得住乡愁特色小镇建设,精雕细刻魅力定西
□本报记者
朱红霞王谦虚王国军
特色产业为骨肉
让特色小镇“长”出定西特色
“特色小镇是指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定西市住建局局长刘倡清说,“在产业上要‘特而强\’,要以书画、旅游、中药材等定西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坚持一镇一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让特色小镇‘长\’出定西特色。”
走进位于平襄镇宋堡村的通渭县平襄书画小镇,悦心书画长廊、悦心美术馆、通渭书画文玩城、天象文化综合体等一个个点缀在书画小镇上的明珠琳琅满目,所到之处,翰墨飘香,丹青溢彩,小镇的书香墨韵让人陶醉。
通渭县画廊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国强介绍,目前平襄书画小镇已聚集了220家画廊,书画装裱和经销人员达2100多人,有剪纸、音像产品制作收售网点100余家;书画作品收藏量达100万幅,年书画交易额达1000万元以上;县画廊协会、画廊联盟、文化产业协会、收藏家协会、文房四宝协会、教育书画协会等10个行业协会已注册运行。
大学毕业后在悦心书画村创业的通渭县翰云阁文化交流中心店主李霞说:“做文房四宝生意,全仰仗强大的通渭书画产业。开店三年,已收入20多万元。”
近年来,平襄镇依托“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以书画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以书画产业为核心,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天缘艺术馆老板王守明是通渭书画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开画廊多年的他不仅在悦心国际书画村拥有200多平米的画廊,收藏有左宗棠、李鸿章等清末和于右任等民国年间大师的真迹,年书画成交额也十分可观。
“平襄书画小镇,以最有群众基础且有很大全国影响力的书画产业为支撑,产业定位‘精且强\’,”通渭县规划局潘书记信心百倍地说,“小镇谋划储备项目9项,规划总投资30.28亿元,目标是打造全国‘互联网+’书画作品集散基地,建设全国知名的书画信息发布平台、全国知名的书画交易市场、全国知名的书画名家采风基地和西部地区最大的文房四宝交易市场。”
与书画小镇一样,以中药材产业为骨肉、以“中国药都”和“千年药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血脉的陇西县首阳中药材小镇和岷县梅川镇中药材小镇,同样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首阳中药材小镇正在围绕优势中药材产业精心打造“中国饮片加工城”。目前,投资2.6亿元的西北最大的中药材原产地交易市场——陇西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到15万吨、交易额40亿元,常驻外地客商3500多人,吸纳就业1800多人。首阳中医药产业园已完成投资10亿元,引进入驻企业16家,总投资6.8亿元的甘肃扬子江中药材有限公司首阳饮片加工基地项目和总投资6.9亿元的甘肃江能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在建设……
而渭源县五竹旅游休闲小镇和漳县遮阳山休闲小镇则致力于做好山水文章,全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
“建设特色小镇,定西市的产业定位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特色产业的提升发展为核心,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地域特征、资源优势,聚焦中医药、马铃薯、草牧、果蔬、民俗风情等传统产业和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做足特色,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特色小镇集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产业支撑体系。”市住建局副局长景建红说。
地域文化为血脉
把特色小镇建成定西“文化盆景”
特色小镇直接承担着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使命,定西市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化元素植入小镇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塑造出特色鲜明、色彩协调、风貌优美的小镇形象。
拉坯、修坯、画坯……在临洮县洮阳马家窑洮砚小镇,马家窑彩陶制作师闫小虎手法娴熟地演示彩陶制作,不到五分钟,一只陶坯便在他手中诞生。
闫小虎所在的河口村是彩陶复制专业村,像闫小虎家这样的彩陶作坊多达10多家。
“马家窑文化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临洮县规划局局长马福舜说,“马家窑洮砚小镇要体现‘天下彩陶故郡\’的风姿,形成‘一带两心两片区\’的空间结构。‘一带\’:由南至北形成从彩陶文化主导逐渐向商业服务主导的缓慢过度带。‘两心\’:沿发展带由南至北分别形成马家窑彩陶文化中心和商业服务中心两个核心。‘两区\’:围绕马家窑彩陶文化中心形成以文化为主导的片区和围绕商业服务中心形成商业综合服务片区,充分挖掘和还原马家窑彩陶文化,将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建设成为集马家窑文化展示、彩陶复制、产品展销的功能多样的文化盆景,从而再现昔日马家窑文化的辉煌,造福子孙后代。”
同时特色小镇还坚持地域人文特色,把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融入“山、水、村”中,真正体现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镇魅力。
坐落在洮河西岸的卧龙湾洮砚小镇高举洮砚文化和水文化的旗帜,充分体现了这一建设理念。
“卧龙湾洮砚小镇的形象定位是陇上第一水镇。建设格局体现着‘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等水文化底蕴,引入水系纵贯地块南北,形成‘三村一潭一岸线\’的规划形态,即尚善村、尚润村、尚德村、卧龙潭、黄金水岸线。项目集生态旅游、主题文化、人文居住、民间工艺传承展示为一体,‘水文化+建筑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旅游度假’的资源组合在全省范围内具有唯一性的优势。”甘肃聚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晓春说。
水在城中绕,人在水中游。行走在卧龙湾洮砚小镇,青山在望、绿水环绕,宛若在江南水乡徜徉。小桥流水、洮砚文气在这里相得益彰,共同演绎着小镇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精致\’的理念指导下打造高‘颜值\’文化水镇,为文化定西建设添砖加瓦,这是我们公司的终极追求。”甘肃聚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师凤轩表示,为了增加小镇的文化含量,公司斥资一千多万元完整无缺地搬来了一座徽派民居,成为水镇一处独具魅力的文化风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借景山水、巧用田园、就地取材,体现纯朴的乡村特色,这是定西市特色小镇建设的一大特色。
走进白雪覆盖的渭源县五竹镇旅游休闲小镇的国家4A级景区渭河源,只见林海雪原、小桥如玉、风景如画。禹王庙、龙王庙、渭河历史展示馆等雕梁画栋的古建筑默默地承载着博大精深的古老渭河文化,大禹导渭的丰功伟绩,伯夷叔齐的采薇故事,鸟鼠同穴的美丽传说等渭河历史故事,在渭河源景区管理站副站长纪燕玲的娓娓讲述中进入我们的心灵深处。
曾出土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新莽权衡”的安定区口文化旅游小镇则依托镇域汉墓群、古安西城遗址及青烟寺、观音寺等文化遗迹,将源远流长的汉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植入小镇建设中,倾力打造“主题温泉度假区+主题美食街+主题民俗街+主题博物馆+主题客栈+儿童欢乐世界+主题户外运动乐园+主题佛寺”八大文化产品组合。
如果说特色产业是小镇的骨肉之躯,那么人文风格就是小镇的血脉神韵。身处有山有水有人文的特色小镇,人们就会发现,诗与远方,就在自己身边。
休闲康养生活化
把特色小镇建成体验乡愁的净土
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的日新月异,文化记忆、风俗礼仪等寄托人类情感的乡土观念日渐式微。“回不去的故乡”成为现代城市人的集体痛点。因此,定西市将特色小镇作为乡愁文化延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进行规划,力争将小镇建成人们体验乡土风情的乡土家园。
“特色小镇的‘特\’,包括特色产业、山水人文、生活风俗等。在小镇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就要凸显与放大这种特色,并且将这种特色融入小镇的骨血之中,使之成为小镇的基因与底蕴。”五竹镇党委书记郑强说。
秉承这种理念,定西市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凸显“特而美”的风貌。
口镇特色小镇规划三年内将建成民俗手工作坊、民俗展览馆、陇中戏楼、温泉药宫等,将小镇建成甘肃甚至整个西北地区屈指可数的陇中民俗旅游景点。
五竹休闲旅游小镇已建成甘肃田地采摘园、渭河源旅游新农村,在渭河源景区的购物展销中心,泥塑、炭雕等手工艺品和土蜂蜜、鹿血酒等土特产品应有尽有。
漳县遮阳山休闲小镇全力打造集商贸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山川秀美小城镇。目前新建标准化农家乐40户、跑马服务队140匹,倾力打造遮阳瑰宝中药材旅游及妇女手工编织品牌,漳盐文化养生社区项目完成规划设计,遮阳山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投资1亿元在北沟寺新建滑雪场及狩猎旅游项目。
通渭平襄书画小镇则利用温泉资源兴建悦心水世界、通渭温泉度假村等,开展洗澡游泳、养生水疗等康养活动。
五竹镇副镇长崔虎说,在特色小镇,游客不仅能“吃、住、行、游、购、娱”,还要提供条件让他们在舒适宜人的环境中开展当地仪式节庆、美食手工等参与式活动,来保留那些触动人心的情感羁绊,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从精神层面上增强人们对小镇的认同感、归属感,让人们的田园梦想在小镇变成现实。
新闻推荐
以更严更实的作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访市政府副市长、通渭县委书记令续鹏
开栏的话在全市大力践行弘扬“三苦”精神,开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活动强力推进之际,本报从今日起,开设《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栏目,对活动情况进行持续深...
通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