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搞扶贫精准发力谋脱贫——通渭县华家岭乡***精准脱贫工作走笔
□陈海霞 姜静 何流
初秋的华岭大地,无论是华岭山麓还是牛谷河畔,处处青环翠绕、绿植摇曳,泥土芬芳。一个连接科研、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正在这里有效运转,释放着高原旱作农业发展的红利,形成了一个生态、农民、企业多赢的格局……来到位于世歌尧村的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林下一群群乌骨鸡、贵妃鸡、土公鸡、绿壳蛋鸡时而专心捉食,时而展翅起舞;经合作社精心培育的云衫叶色正常,冠幅均匀,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生态美卷。
把能人带动世歌尧村及周边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只是华家岭乡产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中,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省委“1+17”政策精神,严格落实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一步一个脚印,防止了“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和贫困人口“被动脱贫”等现象发生。
——产业“造血”拔穷根。精心研究扶持发展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投资小、时间短、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是华岭乡近年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在华家岭乡走访了解时,该乡的“四跟四走”脱贫机制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2016年,该乡通过积极衔接,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在世歌尧村创建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发展林下经济和云杉育苗为基础,在世歌尧村流转土地200亩,流转年限10年;计划在世歌尧村流转荒山10000亩,流转年限40年。完成投资1629万元,基地已建成。目前,合作社已引进8000只乌骨鸡,60组(1组为50公250母)贵妃鸡,种植观赏牡丹3000株,种植黑枸杞10000余株。为了解决29户贫困户***贷款贷后无法偿还的困难,合作社通过和相关部门积极衔接,争取到29户贫困户帮扶组织类***专项贷款给每户贫困户每年支付贷款利息3750元,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同时流转了12户贫困户的土地200亩,在支付其土地租金的基础上优先考虑该贫困户到合作社打工挣钱。
——订单种植解民忧。面对高寒、干旱、贫困的基本乡情,华家岭乡不跟风、不盲目,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在饲草燕麦上大做文章,围绕市场、订单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甘肃华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由县政府牵线搭桥,乡上积极衔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饲草龙头公司。该公司新建占地48亩的燕麦草收购加工基地,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善马村和牛山村为核心,与全乡10村396户农户及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饲草燕麦订单种植6000亩。其中:与164户***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1200亩,涉及贫困人口688人,实现了“人均一亩草,增收600元”的目标。目前,该公司已完成饲草收购加工,日收购饲草燕麦200吨、加工饲草成品230包172.5吨。
新闻推荐
本报通渭讯深秋时节,在通渭县的山峁沟岔,随处可见“双联”干部帮助农民正在抢时抢墒、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的热火场面。在李店乡老庄村旱作农业秋覆膜耕作现场,在外打工回来的村民祁富德说:“为了抢抓...
通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