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帮扶的生动实践——甘肃天耀草业科技有限公司***纪实
本报记者张新建
5月的通渭大地,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出县城东门,沿着省道207线驱车20多分钟就进入了通渭县工业集中区畜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北山下、公路旁,甘肃天耀草业科技有限公司天蓝色的牛棚顶在阳光照耀下格外耀眼。还没走进公司,大老远就能听到阵阵的牛哞声和机器的轰鸣声,吸引着记者想尽快探个究竟。
通渭县年降水量少,且地面蒸发量大,土壤水分亏缺,导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该县结合县情,积极寻找提升粮食生产的突破口,最后形成了发展全覆膜种植的共识。早在十几年前,当地农民对地膜种植都持怀疑态度和抵触情绪,认为地膜是塑料,把种子种在塑料里面那还不被“烧”死,所以无论县乡干部如何宣传动员,老百姓就是不接受,推广全覆膜种植技术真是举步维艰。
当第一个覆膜种植玉米的人亩产达到上千斤、比不覆膜的产量高出许多时,再也不用干部动员了,老百姓都抢着铺地膜了。这一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独具慧眼的甘肃天耀草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依托当地丰富的饲草资源,甘肃天耀草业率先擎起了发展草畜产业的大旗。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壮大,目前甘肃天耀草业已成长为一家集饲草种植、研发、加工、销售,畜牧养殖,有机肥研发、加工、销售,蚯蚓养殖为一体的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而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甘肃天耀草业更是走在全县乃至全市的前列。
作为公司副总经理的马明吉,谈起公司在扶贫攻坚道路上的点点滴滴,他眼里充满了自豪和自信:“公司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真是不容易,当初老百姓认为玉米秸秆值不了几个钱,把玉米棒子一收之后,就把秸秆扔到地边里一把火烧了。这么多年来,甘肃天耀草业变废为宝,把老百姓看似垃圾的玉米秸秆作为丰富的饲草原料进行加工,进而发展养殖业,让老百姓在草畜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增收,实现了企业增效和老百姓增收双赢。”
近年来,甘肃天耀草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建立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既延长了产业链条,也为贫困农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在帮扶村碧玉乡朱川村,甘肃天耀草业按照“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吸收贫困户将5万元的***贷款入股给企业统一使用,并按照一定比率分红或者吸收贫困户到企业生产线务工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样分红得到的基础母牛归贫困户所有,企业不再回收。折价分红基础母牛后剩下的红利现金余额,经双方协商采取以草产品、有机肥等实物或现金的方式返还给贫困户,用于其肉牛养殖和农作物生产经营。基础母牛所产牛犊按照自愿的原则,由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格两个百分点回收,并在日常养殖管理上由公司免费提供饲养技术。
“甘肃天耀草业在回馈社会、开展***上,以帮扶村为重点,以产业培育为抓手,把企业优势与帮扶村的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争取带动全县的老百姓都富裕起来。”马明吉介绍道。
碧玉乡朱川村是甘肃天耀草业的一个帮扶村,这里地陡山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以前还有“一听朱川村,乡人绕路走”的玩笑话。记者采访时了解到,2014年,村上的贫困户有73户345人,这还是近几年通过双联行动等帮扶后的情况。在甘肃天耀草业的倾力帮扶下,目前该村的贫困户仅有6户33人,贫困面不足百分之四。
傍晚,村里炊烟袅袅升起时,贫困户郭海珍还没有下地回家。郭海珍告诉记者,看到村里人一个个富起来,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不,十几亩玉米,不抓紧点苗就误了农时。以前,说谁家里穷谁也不觉得丢脸,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而现在,贫困户三个字让人听了脸上火辣辣的,别人都会说那人懒,拉扯不到世上,天上掉馅饼还要自己张口来吃。
朴实的老郭越说越动情,他说:“以前感觉政府给贫困户扶贫是理所当然的,自己还理直气壮,现在想来真是惭愧。今年,我又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在甘肃天耀草业的帮扶下养殖了几头牛。现在孩子也争气,在外地上学,家里就我老俩口,忙完家里的还要忙地里的,但家里的积蓄一年比一年多。去年,甘肃天耀草业还给我捐赠了一台铡草机,这就省了我好多事,插上电半小时铡的草牛能吃一个月。”
家住碧玉乡石滩村石滩社的冉旭星告诉记者:“现在儿子在甘肃天耀草业上班,每月工资收入2600元;我年龄大一点是专职的养牛饲养员,每月的工资收入也要2000元;老婆在甘肃天耀草业有机肥生产线搞包装,每月工资收入2400元。这样一个月下来,全家的收入要达到7000元!”
新闻推荐
通讯员赵世军近日,笔者穿梭于通渭乡村,耳闻目睹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切身感受到了当下农民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车辆穿梭添新景笔者在什川乡盛泰养殖公司的乡村道路上看到,驾...
通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