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书画文化 创建墨香校园——通渭县推进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建设纪实通讯员 赵世军
走进通渭县各级各类学校,书画长廊、校园楼梯间张贴着古今大家的经典作品、当地书画名人的墨宝;书画功能教室里,是师生们刻苦练字画画的身影;书画展览室、书画专栏橱窗内展示着师生书法绘画的优秀作品。一幅幅书画作品,或笔走龙蛇、虎卧凤阙,或芙蓉出水、文彩镂金,广大师生就在这浓郁的墨香气息中耳濡目染,共同提高。
2013年,通渭县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名单。从此,该县依托“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的品牌优势,把书画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书画特色教育,强力推进墨香校园创建,让书画为广大师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建立健全制度营造良好书画教育氛围
为使书画艺术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该县出台“墨香校园”创建方案,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开设写字书法课程,组建书画兴趣小组,举办书画创作大赛,有序推进课改进程,加强书法、绘画特色教育,营造浓厚的墨香校园文化。
全面加强中小学书画艺术教育,规范书法、美术教学,全县各小学一至二年级开设写字课,三至九年级开设书法课,有条件的学校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书写方法,要求学生每日书写毛笔字,日积月累,逐步提高书写水平。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组建书法、绘画课外兴趣小组,由书画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定期开展活动,提高书法绘画水平。12所学校专门设立书画展室,遴选师生优秀书画作品展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画展,各学区每学年举办一次师生书画展,教体局已连续举办4届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激发广大学生习字画画的兴趣,达到以赛促学、以展促学的目的。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书画教学水平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敢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是艺术教育实验县建设最有力的保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业务研讨,是提高书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
各级各类学校以提升教师书画素养为核心,外研进修,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全县部分教师具备了较强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读帖-临摹-创作-评价”等开展书画教学能力。2014年,该县联系西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专家对全县70名书法教师进行了培训,组织书画教师开展了教学技能大练兵和“三字一画”大比武活动,全力推动提升教师书画教育教学基本功。2015年,甘肃改琴书法基金会、通渭县教体局、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签订了甘肃改琴书法基金会通渭培训基地协议,基金会负责培训课程的设计,讲解楷书、行书、隶书的临帖技法及创作,外聘省内外书法培训教师并承担相关费用,购买教学用字帖和学员创作用墨汁、宣纸等;县教体部门负责外聘教师、县内培训教师和学生的选定等工作。计划每年举行1—2期书法培训班,每期用一周时间培训教师50名,学生30名,用3年时间对全县部分中小学书法教师和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培训,整体提升教师队伍书法教育水平,助推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已先后特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虞晓勇和甘肃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马国俊等专家为主讲,就书法理论和技法开展专题讲座2期。
坚持常抓不懈墨香校园书画人才辈出
多年的摸索、多年的坚持,该县在学科教育中不断渗透着“传承书画文化,创建墨香校园”的工作理念,将其中的思想教育、技术技能等内容在学科的教学中加以融合,不仅提高了师生参与写字、画画的兴趣,更丰富了艺术教育特色品牌的内涵实质,达到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格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各学校校园内习字作画蔚然成风,书画艺术氛围日趋浓厚,书画艺术教育初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教育系统有中书协会员3人、省书协会员16人、省美协会员18人。全县学生在全国各级各书画大赛中崭露头角,累计有200余人次分别获钻石、金、银、铜和佳作奖。通和初中学生刘海就是其中一个,他在第九届全国少儿书画大赛苏州楷书现场大赛中获金奖、在武汉决赛中荣获“十佳之星”,在第十一届全国少儿大赛成都隶篆现场大赛中获金奖、在广州楷书现场大赛中荣获“十佳之星”。
谈起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该县教体局负责人说,今后将继续把书画特色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相信有专家和县党政领导的悉心指导,有我们不懈的努力,艺术教育实验县建设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书画艺术将在全县开出艳丽的花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新建)4月17日至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带领全国政协调研组来到定西市,就定西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调研。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全国政协委员...
通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