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演”到“我要演”——定西通渭人家演艺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发展纪实■ 通讯员 曲永春
“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最根本的是让企业、职工、社会效益相统一。”通渭人家演艺公司总经理张军胜这样说公司改革。
定西市通渭县紧盯市上确定的“深化文化企业转体改制”问题倒逼改革,积极探索股份制经营模式,全面完成了秦剧团转企改制工作,注册成立了通渭人家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份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破解了发展资金短缺难题,实现了企业转型发展。张军胜说:“通过绩效激励措施,大家的工作态度更为积极,由以前‘要我演\’转变为‘我要演\’。”
改革引入新机制,新机制创造新活力。通渭人家演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30日,注册资金500万元,其中国有资金60万元,下设文艺部、财务部、营销部、后勤部,有管理人员6名、演职人员44名,有国家二级演员3名、三级演员12名。转企改制前,职工干得多与少、好与坏都一个样,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全,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改制后,公司按照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将全部职工纳入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实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加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员工下乡演出的积极性。目前,员工月平均收入可达3500元以上,年终按绩效发放5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不等的奖励。演员冯刚强说:“以前我是编外人员,与在编人员的收入差距非常大。现在公司实行绩效考核,上台的机会更多了,每月收入增加了700多元。更好的是年轻演员还有到高等院校进修的机会,这些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好机制引进好人才,好人才打造好剧目。秦剧团企业化改革中,原20名正式员工全部选择转行安置,10名老职工选择退休安置,26名临时工留在了公司。为了走出人才断层困境,公司从陕西、秦安等地引进专业人才10人,排练精品优秀历史剧目80部。2013年通渭县第三届书画艺术节期间,公司精心排练的秦腔古典折子戏和现代小剧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热烈欢迎。为通渭县安全生产监督局编排了“2015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安全宣传剧目3部,在全县巡回演出,社会效益明显。2014年11月份,公司在全县18个乡镇开展文化下乡演出,共演出70余场,累计观看人数达12万人(次)。
增加投入改善条件,锐意创新开拓市场。公司累计投入450万元,购置服装、灯光、音响、LED全彩大屏等硬件设施,不断提高演艺竞争力。张军胜说,目前观看文艺演出尤其是秦腔演出的观众多是中老年人,群众的文化消费支出不多,整个文化消费市场尚需培育,但这也意味着公司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为此,公司加大了演艺市场的培育力度,从今年春季开始,领导班子带头做表率,跑市场,根据市场反响情况制定系列商演计划,培育和发展秦腔演出市场。在吸引本地观众的同时,主动到外地参与商业演出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每年在秦安、甘谷、会宁、靖远、静宁、白银、陇西、安定等周边市区开展演出,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同时也带动了公司收入增长。目前,公司演出1293场次,其中公益演出达184场,观众达360多万人(次)。
今年,公司已签订演出400多场。张军胜信心十足,他说:“我们更要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强企业生存能力,让艺术生产迸发出勃勃生机,继续做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人民群众排好戏、演好戏。”
新闻推荐
通渭讯(通讯员赵世军)通渭县坚持把***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和精准管理的重要举措,采用“一培训二采集三审核四录入五应用”的“五步工作法”,确保了大数据质量,...
通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