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拓展致富新路
定西:***拓展致富新路
本报记者 王 雨 通讯员 王瑞军
油坊村过去确实穷,而且是响当当的贫困村。
“以前怎么扶是政府说了算,现在就不同了,扶什么是我们农民说了算。政府根据村民意愿分户制订扶贫措施,由于切合实际,村民的积极性现在都很高!”通渭县马营镇油坊村党支部书记杨涛对于当前扶贫工作方式发生的变化很有感触。
这两年,杨涛所在的油坊村远近闻名,这个古老的村庄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村社道路全部硬化、修整一新,全村290户人家都通上了自来水,设计考究的易地搬迁小康住宅区和功能齐全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正在紧张施工中,更重要的是随着马铃薯良种扩繁、优质牧草种植和养殖业的长足发展,村民的人均纯收入有了大幅增长。以前在村民看似遥不可及的小康生活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油坊村的变化,是近两年定西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定西市在扶贫攻坚探索中,念好“精准”二字诀,唱响“精准”主旋律,使贫困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市在启动双联行动助推***工作两年来,省、市、县、乡共1400多个单位近7万名干部职工联系了全市1700个村10万多特困户,已有139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贫困人口减少30万人,贫困面从2012年的32%缩小到2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612元提高到4600元,年均提高14%。
摒弃以往“摊大饼”、“撒大网”的做法,逐户调查摸底,精准建档立卡,夯实扶贫脱困基础
作为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扶贫攻坚是定西各项工作的主基调。要和全国、全省一起实现小康目标,就必须付出超常的努力。而就定西来说,全面小康的短板就是那些最困难的村社、最困难的农户。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前提,做到帮扶对象精准;精准掌握致贫原因是基础,必须科学划分贫困村户类型,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措施是根本,必须精准制定脱贫计划,明确责任、挂图作战,一年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要聚焦‘领导精力、投入财力、借助外力、内生动力、激发活力\’,‘五力齐发\’,绝不让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说。
***首要的任务就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解决“帮扶谁”的问题,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双联行动助推***以来,定西市各级干部对全市869个贫困村、93.9万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建立了扶贫对象动态信息化管理体系和贫困人口销号制,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及时更新微调,实现了扶贫对象有进有出。
(转2版)
(接1版)
新年伊始,在通渭县平襄镇孟河村,住在这里好几个月的扶贫驻村工作组组员刘建斌很忙碌。在全市范围内,和刘建斌一起工作的还有86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1081个帮扶单位的干部,他们一边开展双联行动,一边开展***,使所有贫困户实现了帮扶干部全覆盖。
通渭县马营镇油坊村作为全市139个集中开展***的示范村,较早前已完成了贫困户识别,如今这个村和全市大部分村一样,正在实施“挂图作战”。脱贫时间、分类指导、因户施策、减贫目标、时间进度、主导产业全部“上墙”,使村民对远景目标和当前扶贫措施“心中有数”。
在离油坊村不远的华川村,不仅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提升改造,最重要的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先后组建了马铃薯良种繁育、肉牛养殖、育苗等产业协会,实现了富民产业的全覆盖、农民收入的大增加。现在的华川村除了低保户、“五保户”,家家都有产业可做,户户都有增收渠道。
依托双联行动凝聚干群合力,探索***攻坚新模式,增强贫困户的致富信心
数十年来,扶贫攻坚一直是定西发展的一条主线。在稳定解决温饱阶段,定西人面对极其严酷的自然条件,从植树种草、改土造田做起,拔“穷根”,寻富路,最终提前实现了整体解决温饱的目标,被称为“历史性的跨越”。在这一进程中,富有地域特色的以“部门苦帮、干部苦抓、群众苦干”为主要内容的“三苦”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由此成为定西人攻坚克难的“精神法宝”。
如今,定西人又将“三苦”精神融入如火如荼开展的双联行动中。
2012年以来,省、市、县、乡共1400多个单位近7万名干部职工联系了定西市1700个村10万多特困户。单从资金投入来说,先后投入的社会扶贫资金达到30亿元。
双联不仅“联”出了定西扶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新气象,也为定西***“联”出了强劲动力。全市双联助推***启动后,加大干部驻村帮扶和行业部门的扶贫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参与扶贫,对近900个贫困村确定帮扶单位、派驻驻村工作队,争取引进近百家市外企事业单位与100多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完善***机制,扩大***成效。
大庄村过去是临洮县贫困村社的代表,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白墙红瓦的新居依山而立,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村后是修建整齐的养殖圈舍……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在联系单位省财政厅的大力帮扶下,通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农民素质提升,大庄村的道路、饮水、环境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和大庄村一样,刚刚过去的2014年,很多贫困村群众得到了扶贫带来的实惠。全市加大***攻坚力度,干部驻村帮扶基本覆盖所有贫困村;全市探索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扶贫,社会扶贫亮点纷呈……仅在全市139个集中开展***的示范村,省市县乡各级联村单位及干部争取资金14亿元,协调贷款21亿元,实施各类项目3168个,从架桥修路到捐款捐物,从扶助产业到帮扶学子,全市双联行动共为贫困群众帮办实事10万多件,有效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全市对扶贫重点乡镇、村统筹安排,整合部门及行业资金,集中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的水、电、路、气、房等问题。去年建成农村公路1020公里,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1.3万户6.8万人,改造农村危房2.4万户,村村通水泥路率达67%,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70%,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89%。
为更好地做到***、精准脱贫,定西作为全国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和全省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主战场,坚持把深化双联行动作为推进***的有效形式,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多轮驱动。为抓好落实,市上制定推行领导干部政绩、扶贫攻坚业绩和双联行动助推***三个考核办法,通过考核***、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实施、扶贫产业发展,促使各级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
按照“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原则,找准制约因素,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定西市根据扶贫对象、扶贫阶段、扶贫任务的新变化,创新扶贫方式方法,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向“造血式”“精准式”转变,贫困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马营镇油坊村的“磨坊张”可以说是***的受益者。“磨坊张”是村民们如今对村民张吉汉的新叫法。张吉汉因常年在外打工落下了腰疼的病,加上孩子在外地上学,是村里的贫困户。按照条件,张吉汉可以享受双联贷款和各类扶贫贷款,可是贷出了款,能干什么呢?在驻村干部和双联干部的出谋划策下,张吉汉开起了磨坊。
张吉汉正是定西市提出的“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思路的受益者。
针对“怎么扶”,“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其内容就是在现有双联行动已经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剩余贫困户由镇村干部全部兜底结对帮扶,开展扶贫专项调研,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研究制订整村脱贫工作实施计划,根据贫困户意愿,为每个贫困户制订具体的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明确具体帮扶项目、目标和完成期限。
现在,张吉汉的磨坊基本上每天能有300元左右的收入。他告诉记者,自己3年就可以还清贷款。
在油坊村,不光是张吉汉,现在只要是核定的贫困户,土地面积大的已经加入马铃薯良种繁育协会发展种植产业,有劳力但出不了门的加入了养殖协会搞起了养殖,年轻力壮喜欢闯的经过技能培训加入了打工队伍,这三个产业成为村里确立的增收致富主导产业。
“有效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就是全面落实‘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措施,以改善基础条件、培育富民产业为重点,将所有扶贫资金、项目、物资投放到当年脱贫的贫困村户,引导各类扶贫资源向建档立卡贫困村户聚焦,做到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四个到村到户\’。”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阐释道。
基于这一要求,目前,定西市的各个贫困村正在持续深入开展“造血式”扶贫。在临洮县太石镇三益村,由于干旱少雨,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土地撂荒和空宅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三益村引进县外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注册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组建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现代农庄等经济实体,把双联单位、双联干部、外地企业、村级组织和农户“五位一体”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了巧借外力、***、助推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村共流转、承包土地1.29万亩,实现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整修道路28公里,铺设供水管道1万米,有效增强了发展后劲,村民致富信心不断增强。在通渭县马营镇油坊村,马铃薯良种扩繁、优质牧草和养殖业正在蓬勃兴起。在临洮县太石镇大庄村,投资101万元新建养殖小区,投资20万元发展了村级互助基金协会,落实双联惠农贷款8户24万元……
如今,定西已站在了精准发力,脱贫致富的新起点。一首贫困山区***、多方联动合力发展的致富新曲,正在陇中大地萦绕回响。
新闻推荐
通渭书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书画作品展开幕 连辑冯远覃志刚等出席
通渭书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书画作品展开幕连辑冯远覃志刚等出席本报通渭讯(记者王雨)嘉宾云集赏翰墨,高朋满座话丹青。8月16日,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通渭书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书画作品展...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