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心中的明灯照亮自强之路——甘肃省残疾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甘肃日报 2012-11-19 00:18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满福

11月12日的兰州盲聋哑学校排练大厅,省残疾人艺术团的20名聋人演员,正在手语老师的指挥下,加紧为即将举办的全省文艺汇演排练舞蹈《千手神韵》。在无声世界里,他们用心去感悟音乐的旋律,用肢体展现敦煌壁画中《千手观音》的意境……

《千手神韵》是今年甘肃省残疾人艺术团应邀参加“放飞梦想——澳门与内地残疾人艺术汇演”时创作的舞蹈节目。从澳门载誉归来后,艺术团又携《千手神韵》参加了甘肃省举办的一系列文艺演出,残疾人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带给观众的不光是视觉享受,更多的是心灵震撼。

这是近年来甘肃省残疾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甘肃省广大残疾人在文化领域,用不同的方式不断书写着别样的精彩。

(一)

今年10月23日是重阳节,这一天,家住兰州市城关区八里窑的盲人廖文武的手机响了,“廖师傅,我们的车马上就到了,你准备准备下楼吧,记得穿暖和一点。”打电话的是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是专门来接廖师傅去省图书馆“看”书的。

2011年1月开始,省图书馆开展了“阳光工程——让更多的盲人读者走进图书馆”活动。对于盲人读者,省图书馆推行免费接送服务。当盲人进入馆内,即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服务,他们按照盲人读者的需求,负责设备的调试,书籍的借阅以及网上的信息检索、下载等服务。到了中午用餐时间,工作人员还负责提供免费午餐,盲人读者阅读结束后,由专人再负责将其安全送返。

为满足残疾人的读书需求,省上已拨付专项补助资金,在全省10个市、县的图书馆设置了盲人阅览室。

(二)

在文化领域,一批残疾人以其特殊的艺术才华,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杨东明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从小在家乡通渭县“书画艺术之乡”浓厚氛围熏陶下,开启了他对书画艺术的探索。去年,由他编写的《花鸟画技法教程》一书出版。在出书的同时,杨东明还成立了觉知艺术培训学校,招收有一定绘画基础的残疾人学习制作景泰蓝手工品。目前,他们的产品已远销西宁、西藏等地。

在国内残疾人艺术圈内,甘肃省残疾人艺术团名气不小。在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甘肃省残疾人艺术团连续获得第五、六、七届团体大奖,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实现“三连冠”的省份。

从2006年开始,甘肃省每年都有优秀残疾人入选“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先后6位杰出残疾人代表当选“陇人骄子”。其中,盲人歌手杨海涛、聋人舞蹈演员刘鑫、足书艺术家赵长稳、轮椅上的画家王亚丽都是在文艺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优秀残疾人代表,他们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了甘肃,也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三)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更多的残疾人参与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是甘肃省残联工作的重头戏之一。

根据中国残联、文化部的要求,省残联、省文化厅连续组织了3次“残疾人文化月”活动。今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以“共享文化、放飞梦想”为主题,以“五个一”(举办一次残疾人书画摄影才艺展、组织一台残健融合文艺晚会、举行一场小型残疾人体育健身比赛、观看一部自强励志的电影、赠送一本好书给残疾人)为载体的“残疾人文化月”活动。

今年“残疾人文化月”活动期间,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紧扣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文化活动,共组织读书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适合残疾人参与的各级各类残疾人文体活动160多场(次),举办残疾人书画才艺展、残疾人参与的文艺演出活动90多场,举办残疾人电影专场100多场,为残疾人赠送价值100多万元的图书。

此外,甘肃省还积极实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以项目推动残疾人文化建设,丰富基层社区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受广大残疾人欢迎。

残疾人通过文化活动,不仅走出了家门,参与社会活动,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身素质,塑造了坚强品格。可以说,文化点亮了残疾人的精神之灯。

新闻推荐

酒泉定西展开大规模植树造林行动

本报酒泉讯(记者张革文)近日,酒泉市拉开了今春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序幕,全市7个县市区的上万名干部群众来到36个义务植树点,挥镐铲土,栽植各类苗木,为建设河西走廊生态屏障尽一份力。据了解,酒泉市今年将完...

通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