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绣娘:针为笔布为纸扎染国潮布艺

甘肃工人报 2021-12-28 08:03 大字

张婧 李亚龙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地处西北大山深处,一度流传“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习俗,因此,当地农村妇女做针线活似乎成了与生俱来的家务事,甚至还在村庄流传“谁家姑娘绣工好,就心灵手巧”的说法。出生于此的祁辉也不例外,她以针线为笔、以布头为纸,至今已有30年绣工经验的她,又专注于国潮布艺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捻线、染布、刺绣……”她说,正是因为小时候在家看奶奶做针线活,感觉手工缝制的衣物才具有生命力。祁辉从小就培养了极强的手工能力,除了受奶奶影响,还得益于她的父亲,“从扫帚上折下一小段竹条,一端缠上棉花,蘸取颜料,将黑白照片涂成彩色相片。”这对于祁辉来说,不仅增添童年生活乐趣,还增加了许多思考和动手能力。

一针一线,日日如此,祁辉的手艺愈加熟练,她开始在传统刺绣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更为精致优美的图案,并因此成为同村人公认的“绣娘”,其制作的鞋垫、布包等物品随着数量的越积越多,逐渐成为她给亲戚朋友们的相赠之物。

2014年的一天,祁辉无意中在网上分享了手工包成品后,有人询价想要购买,这使她开始考虑作绣娘来谋生,挖掘经济效益的想法也因此而萌发。此后,祁辉开始创业,又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拥有了办公场所,招聘当地妇女,开始订单生产。如今,她还将传统刺绣融合时尚元素,制作出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

“所有产品均由中药材古法染色手工制成。”祁辉介绍说,自己从大山里走出来,她要借助本土药材优势,以“非遗+文创”的方式,将百草药材染色与手工刺绣、木艺、剪纸等相融合,设计研发出一系列既传统又时尚的“国潮风”草药文创产品。

据悉,定西市有2000多年生产和药用黄芪、当归、党参等道地药材的历史,素有“千年药乡”之美誉,有中药材品种资源400多种。近年来,当地官方因地制宜,以打造“中国药都”为目标定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而祁辉正是看中了当地药材的道地品质,以及可用于纤维染色的丰富种类优势,她便致力于中药材的艺术性挖掘。

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孙汝是非遗文创产品的爱好者,她说,该市目前已有21家非遗工坊,不少中药材文创产品也走向海外,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愈加浓厚,这些精致独特,且有文化韵味的非遗文创礼品也持续走俏。

新闻推荐

定西市工信局:五抓并举推动定西工业经济提速发展

本报讯(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石建强)今年以来,市工信局把追赶发展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钥匙”,牢牢把握“...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