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贾平凹的散文□罗里宁

右江日报 2019-07-16 08:48 大字

贾平凹素以长篇小说著称。他的《废都》引起过不小的争议,其它长篇也都能够引发很大的关注。读长篇费时费力,我读得少。读得比较多的,是他的散文。

读贾平凹的散文,记忆中好像是从《丑石》开始。《丑石》通过人们对一块落在村里的石头的态度,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什么是丑?什么是美?这块落在村里的石头,在村民眼里,是一块用做什么都不成的丑石,丑到甚至连村里的人都懒得去搬动它。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么一块没用的丑石,有一天竟被来到这个村子里的一队人,当宝贝似地运走了。他们是科学家,他们说:“这是一块陨石,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是《丑石》这篇散文的意义所在。

贾平凹最感人的一篇散文,我以为是《写给母亲》。在这篇文章里,贾平凹并没有过多地去渲染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片断,体现出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简短朴实的话语,就把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很艺术地表现出来。我每读这篇散文,总是忍不住要掉下眼泪。

贾平凹的散文,写的多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常见的,可能又容易被人忽略的东西,视角独到,平易近人。他的文字,时常夹带些方言俚语,叫人看着更有滋味。《一颗小桃树》《静虚村记》《秦腔》《河西小品》《商州》《哭三毛》《笑口常开》《好读书》《定西笔记》等篇,都是我爱读的。他的一些短小精练的散文,尤其让人喜爱,例如《秦地游踪》里的11篇短文,每篇都特别精短,其中《寺耳》一篇,字不及三百,却把往洛南寺耳去的人情景物尽收笔下。这篇小品文,玲珑剔透,清新隽永,美不胜收。

我不是评论家,对贾平凹的散文,只是因为感兴趣,爱读,才会发出一点儿的感慨。

贾平凹写了很多很好的小说和散文,名气很大,但他为人低调,从不乱说什么过头的话,很多时候都是在默默创作,尽可能拿出些好作品奉献给读者。

老一辈大作家孙犁很赏识他,给过他很多鼓励。得到前辈的赞许,贾平凹也很感动,还因此去拜访过孙犁,并写下一篇散文,讲述他拜访的过程和当时的心情。我读过他这篇散文,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标题和内容都已经记不清楚。孙犁为贾平凹的一部散文集写过一篇《贾平凹散文集序》。孙犁是个很严肃的作家,从不轻易称赞别人,被他称赞过的作家,大都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诚如孙犁所言,这么多年来,贾平凹一直勤奋创作着,尽管这其中有过曲折,有过艰难,但他从未消极懈怠过,几乎以每年一部长篇的进度出产作品,并且都是很有影响的力作,间或还出几本散文集,也都是很受欢迎的精品。

贾平凹在创作上积极探索。他原本主攻小说,偶尔写点散文。当他因小说而名声大振的时候,却静下心来写散文;在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散文之后,又因有人说他的散文比小说好,转而回去主攻小说。这样来回的努力和探索,使他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已然成为大家,并在当代中国文坛,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闻推荐

土豆香里品生活

□于菊花盛夏时节,土豆大量上市了。土豆学名马铃薯,也叫洋芋、白薯。土豆的外皮有白色、红色、黄色还有紫色,可以炒,...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