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淑珍的打工心愿

定西日报 2017-08-30 08:10 大字

通讯员李瑞丰

时下,走进安定区香泉镇,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巨盆草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宏图草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一个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相拔地而起,为周边的群众带来了致富希望。

马淑珍是定西马铃薯研究所里的“老员工”。前两年,老人在家需要伺候,儿女尚未毕业,守着山里13亩地的她和丈夫一筹莫展。“全家就指望着地里的苞谷和洋芋,一年辛苦下来,挣的钱刚刚够花销。”虽然听亲戚说外面打工能多挣一点,但家里的情况还是把他们拴得死死的。

“这么过不是办法!”丈夫面对眼前“没指望”的生活再也按捺不住,“我去外面打工挣钱,你给咱把家里照顾好。”丈夫背上行囊远赴新疆打工。

丈夫出去的第三年打工行情好,那年回家,打工挣来了3万多块钱。马淑珍望着丈夫明显高凸的颧骨、瘦了一圈的脸颊,心疼地直掉眼泪。年后,为照顾在外打工的丈夫,马淑珍寻思着陪丈夫一起打工,但一起出去就意味着举家搬迁。思来想去,夫妻俩觉得到哪都不如守着这几亩地踏实。

正当马淑珍发愁时,香泉镇招商引资引进了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村书记跑到各家各户动员留守妇女去打工,每天工资70元。和丈夫电话商量后,马淑珍把家中土地全部流转给了附近的合作社,开始了“走读式”打工生活。

听到公司以每个贫困户每棚优惠1000元的价格对外出租网棚,马淑珍一面叫丈夫回来打工,一面和丈夫商量着租一个棚开拓自己的“第二产业”。“公司向我们租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还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统一收购。听说100个网棚已租出去40多个,照往年光景,一个棚净利2万。”“现在,我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我家掌柜的老实能干,一个月能拿3600多元,我们是公司里有名的夫妻档。”

近年来,安定区通过实施贫困村户产业提升工程,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全区32家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2988户11255人,合作社带动3785户15145人,通过走“以土地流转保底、就地输转务工、合作经营增收、农户企业共赢”的路子,实现了“一园生五金”(良种扩繁增现金、土地流转获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合作经营得资金、折股量化分股金)的效益,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新闻推荐

明珠璀璨耀陇中

用两年时间全面解决尚未通动力电的贫困村和贫困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问题,实现贫困村户均配变电容量达到约2千伏安。对定西的电力人来说,这样的目标任务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定西精准扶贫贫困村...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