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化两项改革,切实解决好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中共定西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卫计委相关政策解读本报记者 宋伟 牛小栋

定西日报 2016-05-21 00:08 大字

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健康扶贫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意见》中有关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近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冯爱平同志围绕这一主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是造成部分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卫生计生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帮助这部分家庭走出贫困?

冯爱平:因病致贫返贫是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责无旁贷。在深入调查摸底、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我们着重实施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和市县乡村医疗联合服务一体化改革,解决疾病“防”和“治”的问题。一是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群为重点,实现“4+1”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全覆盖,普及日常保健、中医适宜技术、卫生计生政策等知识,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二是充分发挥市医院与兰大二院联合办院优势作用,以优化医疗服务、实现资源下沉为核心,通过辐射带动、垂直输入,实现市县乡村医疗联合服务一体化,降低就医成本,缩小就医半径,特别是减少群众市外就医近40%左右的非医疗支出,助推精准脱贫。

记者:众所周知,为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定西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这项改革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又将在哪些方面影响群众健康水平?

冯爱平: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主要是解决疾病“防”的问题,去年在定西市试点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作为健康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也就是说让群众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从而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健康水平。一是组建由“包村干部+计生专干+乡医+村医”组成的健康促进团队,与农户签订服务协议,实现贫困人口“4+1”签约服务全覆盖。二是重点对农村55周岁以上的男性、45周岁以上的女性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筛查糖尿病、慢性胃炎等20种慢性病,对筛选出的慢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随访干预、指导治疗。三是做好“村级三件事”,为贫困户发放健康保健工具包、教会6项中医适宜技术、组织开展健康沙龙,使群众学会用最简单的中医药办法防治常见病。四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快农村改厕进程,完成68000座建档立卡户农村卫生改厕任务。

记者:通过这些年的医改,定西市的市县乡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市医院也与兰大二院开展了联合办院,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看病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目前群众舍近求远就医的情况依然突出,群众对基层医院的服务水平信任度依然不是很高,在选择到大医院就诊的同时,医疗费用成本明显高于基层。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冯爱平: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如何做到精准医疗。实施市县乡村医疗联合服务一体化主要解决疾病精准医疗“治”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将按照“组成联盟、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市县乡村医疗联合服务一体化改革模式,加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间协作联系,通过合作办院、托管、医师多点执业和对口支援等方式,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乡级50种、县级60—180种、市级50种重大疾病分级诊疗政策,合理引导病人就诊,并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第三方面有效缩短就医半径,降低就医成本,使非医疗性支出减少40%左右。确保建档立卡户中90%的门诊患者和85%住院患者留在县乡医疗机构治疗,确保县外住院转诊率控制在15%以内,市外住院转诊率控制在10%以内,积极组织各类医疗团队,定期赴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巡回医疗,将建档立卡户中的重大疾病患者,分期分批联系在市、县医院进行救治。

记者:在解决好“防”和“治”的问题后,有时还会出现重大疾病患者无法担负诊疗费用的情况,对此,我们又将如何做到兜底保障?

冯爱平:对于这些因患较大疾病致长期不能致富脱贫的一少部分人群,我们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重点加以解决:

一是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就医新模式,推行门诊、住院费用总额预付和打包付费等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降低住院次均费用,提高住院实际报销比例。加大督查力度,集中解决医疗机构乱收费、重复计费、药品价格虚高和过度医疗等问题,促进医疗机构自主控费,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贫困户因病致贫率下降到10%以下。

二是整合社会慈善力量,对接国家贫困人口大病慈善救助项目,争取健康快车白内障复明、新生儿疾病筛查、先心病治疗、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等各类重大常见疾病救助慈善援助项目,加大医疗帮扶,为贫困人口大病提供精准救助。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分队深入贫困村开展巡回义诊,为患者进行筛查治疗,并减免一定费用。

三是实行新农合重大疾病兜底报销,在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累计结余资金,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患有50种重大疾病的患者经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偿后剩余的医疗费用,由新农合资金全额进行兜底补偿。从2016年开始,将60岁以上(含60岁)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夫妇住院护理补助纳入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范围,每人每天补助100元(累计不超过30天)。同时,促进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间的有效衔接,简化救助程序,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记者:对家住农村的患者来说,村医可以说是患者身边最近的“家庭医生”,有头疼脑热第一时间就会找他来解决。村卫生室如果有具备正规执业资格且能提供相对规范服务的医生无疑是最方便的,咱们市上在村卫生室的设置和村医的安置上又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冯爱平:今年,市上争取到贫困村村卫生室建设项目61个,总投资610万元,将实现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对于贫困村乡村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按照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调整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及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收取一般诊疗费。对于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且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贫困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定额补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实施“村医中医化?乡医全科化”,每年对2000名乡村医生进行急诊急救知识和15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着重实施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和市县乡村医疗联合服务一体化改革,解决疾病“防”和“治”的问题。

□对于因患较大疾病致长期不能致富脱贫的一少部分人群,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重点加以解决。

□每年对2000名乡村医生进行急诊急救知识和15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今年,市上争取到贫困村村卫生室建设项目61个,总投资610万元,将实现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

新闻推荐

全市教育系统多措并举落实民生实事

本报讯今年以来,定西市各级教育部门把为民办实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监管等举措,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全市学前教育幼儿免(补)保教费、普通高中免(补)学杂费、书...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