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陈新民我主编我们的老校长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初

定西日报 2015-12-14 00:43 大字

□陈新民

我主编《我们的老校长》(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初衷,是出于感激。感激在我创作《父亲和他的学生》《父亲和他的同事》两部作品的过程中,曾经给予我鼓励、支持和帮助的人们。

2014年年初,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美文》杂志副主编穆涛对我说:“今年九月将迎来第30个教师节。编辑部有个策划,请你把你老父亲好好写一写。我们想让更多读者知道老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故事,让后代记住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校长。”此前,穆先生已和我父亲数次畅谈,也接触过一些老人的学生。

他这么一说,我马上想到采访父亲的(更多的时候是他和母亲共同的)学生和同事,他们是父亲教育生涯的见证人。

首先,我把父母在天水二中的十几个老学生请到一起,听听大家对我创作设想的意见和建议。知道要写他们的老校长,这些古稀老人们竟然稚子般兴奋。兰大医学院教授、神经内科专家、知名书法家裴世澄一语切中肯綮:“新民,你要写出陈校长对学生的大爱。”这是我听到的第一声响应。

从那天起,来自天水二中、酒泉中学、酒泉师范校友的响应接连不断,大家慷慨回首,深情缅忆:老校长怎样坚持教育公平,反对成分歧视;主导教育改革,抵制空头政治;平反冤假错案,推进校园民主;培养青年教师,扶助困难学生。怎样劝学孜孜不倦,诲人谆谆善诱。以及他为这一切付出的沉重代价,特别是“文革”中经受的灾祸磨难……

有人刚给我发出电子邮件,又拨通电话反复叮咛;有人才放下电话,又铺开稿纸挥笔补充;有人一连数日与我反复通话,有人一晚上给我发七八个短信……

单位得知我的创作计划,即决定把所有到甘肃、宁夏、青海,甚至西藏的差事都让我带队。行行复行行,多次西部差旅,给我顺道采访提供了诸多便利。

2014年教师节前,《美文》和《中国作家》两家大刊同期(第九期)推出《父亲和他的学生》。之后,《定西日报》《锦绣江山》等报刊相继连载……我陆续收到国内外一些学友的读后感言,有指正,有点赞,有力挺,有勘误,关注之情,关切之意,使我感动又感激。

怎么才能表达感激之情?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这些文字素材、读后感、访谈记录及相关信函编印成文集,让几代学子的集体记忆,成为奉献给千万读者的文存。

我面对的写作者和讲述者群体,除了个别作家,如秦川、刘士超、董春娥,几个公文高手如王见余、张静昌等,大部分是不常动笔的人。特别是几十年没动过笔墨的七八十岁老者,为叙写心语,付出的种种辛劳,出乎了我的想象。为了尊重每一位讲述者和写作者的初衷,为了达到出版的要求,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我和大家反反复复沟通、订对、商榷、切磋,经常是话筒捏得发烫,嗓子说到嘶哑;邮件往返无数,一次又一次,电脑荧屏从暮云四合,一直亮到曙光灿烂……

本书收录中的,最早完成的作品,是天水二中董春娥校友作于20年前的《鸿雁捎书问校长》(原载《天水日报》)。

而完成最晚的稿件,是交付出版前夕,杨利民校友从北京来兰州,读过全书的清样后,写的《我心目中最好的校长》(刊于12月9日甘肃日报)。

这本纪实作品,凝聚着大家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对人生的切身体验,特别是对学校教育的深向度反思。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几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意识。

实际上,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表达感激的初衷。我以为,从书中能读出作者们给时代的回应,向历史的汇报,对子孙的交代……

新闻推荐

大年三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小学五年级蓝文泽

大年三十,爷爷对我说,晚上要请先人呢。“先人是谁啊?他们住在哪呀?”我不解地问爷爷。“先人是我们的祖先呀,他们住在天上,过年的时候就来了。”爷爷笑着对我说。“在天上?他们...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