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农机化奏响田间主旋律
本报通讯员 雪永鹏 赵鑫璇
金秋十月,正是马铃薯采挖、玉米收获,颗粒归仓的季节,对于安定,亦是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的重要时节。穿梭在安定区的山沟峁梁、旮旮旯旯,处处都能看到一台台拖拉机采挖马铃薯、覆膜的场景。机器的轰鸣声,农民的吆喝声、说笑声……交织成欢快的田间奏鸣曲。
“金刚钻”揽上了“瓷器活”
“自从加入了农机化服务队,我的拖拉机真正派上了用场。只要机器转着,我就有钱赚。”最近,葛家岔镇北坪村村民李德华很忙,说完话就跳上车,又去忙着旋耕土地了。
两年前,李德华自己买了一台拖拉机,原本想着除了自己用之外,还可以找些活干。不料事与愿违,找不到活的他只能将拖拉机闲置在家里。今年4月,北坪村村民孟清在葛家岔镇北坪村成立了定西市北坪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近6个月的发展,该合作社吸纳会员88名,购置农机具282件(套),作业范围辐射全镇11个村2508户农户,李德华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把周边有农机的农户集中起来,从单打独斗变为规模化、职业化作业,树起自己的牌子,这样订单就多了。”孟清谈到建立合作社的初衷时说。现在,空有“金刚钻”的李德华终于揽到了“瓷器活”,在合作社的统一安排下,接到的活特别多,拖拉机天天转,这个秋天,他赚得“钵满盆满”。据了解,入秋以来,该合作社已完成耕地深松3000多亩,旋耕、覆膜2000多亩,收获马铃薯2300多亩。
农机队盖上了“服务戳”
走进西巩驿镇中驿村茂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拖拉机师傅们正在开着采挖机、深松机、旋耕机、覆膜机等各式各样的机械来回作业,一阵轰鸣过后,药材采挖、整地、铺膜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
2013年,符家川镇药材种植户康学林在西巩驿镇成立了茂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5000亩,进行藏柴胡、党参、黄芪等中药材的试点种植并获得成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康学林购置了大小机械30多台(套),有了自己的农机队,并与西巩驿镇的科技干部共同研发细籽精播技术,大大提升了药材的出苗率和延长了生长期。
在康学林的示范带动下,西巩驿镇的村民也纷纷加入到种植药材的行列,种植面积达到2500多亩。在种植过程中,康学林与农户达成协议,建立了农户为合作社提供劳力、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机服务和种植技术的“合作社+农户+基地”运行模式,事实上,康学林的农机队也变成了服务农户的“农机化服务队”。
“这样不仅满足了合作社种植药材的机械化作业,还能够为其他农户提供服务,让全镇的药材种植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达到了基地与农户利益双赢的效果。”康学林说。
“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闲置的农机具,既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效率,缩短了农户作业的时间,又有效增加了劳务收入,助推群众增收效应明显。”安定区农机局局长党宏仪介绍说。
农机队成了增收“助推器”
“以前,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在家人员劳动力不足,没办法耕种,很多土地都荒了。”石泉乡吕评农机合作社社员陈国珍指着远处地里忙碌的拖拉机感慨地说,“这几年,在吕评农产品购销合作社的带动下,搞起了土地流转,拖拉机代替了人工,荒废的土地又焕发出了生机。”
吕坪农机服务队依托吕评农产品购销合作社组建成立,总投资100多万元,购置深松机,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马铃薯种收等大中型农业机械20台(套),带动培育6个种植大户,组建6支农机专业服务队,流转土地1800多亩,解决了“地由谁来种”的问题。
“我们在流转土地的基础上,培育了6个种植大户,每户种植全膜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200亩以上。”该合作社负责人强彩霞介绍说,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耕、种、管、收”四位一体的农机作业服务,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形成了“各尽所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解决了“人到哪里去”的问题。吕评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创造的这种深山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农机服务新模式广受欢迎, “合作社连农户接市场”的销售模式增收效益明显,户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
近年来,安定区农机化工作围绕致力扶贫攻坚、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小康安定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安全化运作新模式,农机化事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该区拥有农机具8万多台(套),农机专业合作社16家,农机服务队32个,农机户5.6万余户,农机维修网点115个,从业人员5.8万人,耕种收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37.16%。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海琴实习生刘瑞瑞)11月26日,记者走访兰州市部分蔬菜市场和农贸市场了解到,最近兰州市鸡蛋零售价格止跌回升,由20天前4元/斤回升至4.6元/斤左右。采访当天,记者在定西南路蔬菜市场一个鸡...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