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朋友圈之五 开山六言
张万刚
祢衡的《吊张衡文》让孔融久久不能平静。送走祢衡,他从书架上抽出一册本朝著名诗文集翻起来。看到张衡的《归田赋》,他若有所思,朗声吟诵起来。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张衡慨叹没有深谋远略辅佐君王,也看不到政治清明的一天,只好效仿那屈子笔下的渔父,与纷纷扰扰的时事长辞,享受隐归田园的生活。张衡的感叹,勾起孔融脑中这些年的纷纷过往。他在书案上铺开纸,慢慢研起墨来,胸中的诗句汹涌而出: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承衰。
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
董卓这逆贼把汉家天下搅了个乌七八糟。他杀百姓以邀军功,不仅擅行废立,还杀了少帝,逼死董妃与何太后,胁迫献帝迁都,还炮制出什么“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的狗屁理论,搞得官不安生,民不聊生。他还想借刀杀人,把我孔融派到土匪窝边,虽然勉强保了性命,却丢妻弃子,如今身边连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
乱臣当道,祸事连踵。董卓甫灭,李傕、郭汜之乱又来。这能为汉家天下分忧的,还属首倡关东义兵的群主曹操。孔融想到这,又刷刷点点,写下第二首六言诗:
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现在,党锢之祸已解,汉天子不用再逃亡,曹操迎献帝归许都,新的都城营建在自己手下已经初有规模。这对天下公卿士民是多大的喜讯啊!群主曹操早在这年二月就用手下的黄巾降兵在许昌屯田,后来又听从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招募流民垦荒,既解决了大量流民造成的社会不稳定,还补充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规模的兵团屯垦和流民垦荒,在秋天就有了“得谷百万斛”的好消息,真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有了这一招鲜,就再也不用为供养汉室君臣和筹措军粮发愁了。这才是汉室复兴的希望啊!
曹操曾在微博上论及屯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他不仅总结经济规律,还善听人言,“得策辄行”,不搞什么“一言堂”和家长制。更有意思的是,虽然初获丰收,曹群主却不奢侈,还发起新生活运动,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己率先减了肉食,这让大家怎么能不跟从呢?孔融摸摸自己的肚皮,少见荤腥的日子不顶饿啊!不过曹群主时不时还过问一下生活情况,想起来还是不错的。孔融一时间念及曹操的千般好来,落笔又写下一首: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辅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一个心潮澎湃的晚上,孔融写下的三首六言诗,将《诗经》中的六言散句、屈骚中虚词装点的六言花瓣和汉代抒情小赋中的六言片断,化成一个独立的诗歌体式,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六言体作品,为建安文学确立了一种新的范式。
曹操此后还多次提倡节约,流风所及,在祢衡路过的南阳,高卧隆中的年青后生诸葛亮正在粗茶淡饭中精研天文地理军事政治,他用了整个后半生,一边处心积虑地对付曹操及其子孙,一边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布衣粗食的节约倡议。
写完三首诗的孔融,瞥了一眼月明星稀的天空,就着烛光更新了朋友圈,酣然入眠了。
当孔融再次打开朋友圈时,看到了无数的点赞和跟贴。曹群主竖的两回大拇指格外显眼。
曹操征召孔融担任将作大匠,实际上看重的是孔融在文人中的名望。“忠君、爱国、礼贤”的印象,将通过孔融传达出去,给曹操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人才战略树立口碑。果然不出自己的期望,孔融这三首诗在朝堂上下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那些不堪回首的苦痛和今日许都的生活,让许多人涕泪横飞,更加感念曹操。
文艺的力量振奋了曹操的精神。因为身边多是武将和谋臣,他深深懂得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从心底里自然流出。他没有召开文艺座谈会的打算,而是举办了一个小型家宴,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召集到一起,让他们反复吟诵孔融的诗。这在时年十岁的曹丕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多年后,他与自己的弟弟曹植写作六言诗时,孔融的影子清晰可辨。曹丕显然由于年龄较长,深刻领会了父亲对文艺的重视,将“运用文学语言,讴歌汉室复兴”的教诲融进了自己的血液。在那篇《典论·论文》里,他用“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隐约传达出那个家宴的味道。
(作者单位:省国税局办公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定西市安定区人武部为进一步破解当前存在“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切实从未端做实做好依法征兵工作,不断激发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应征的热情。集中近一周时间,组织征兵成员单位负责人、基层专武干...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