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2甘肃重大科技项目大盘点

鑫报 2012-12-28 17:10 大字

多年以来,甘肃省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我国的国防、民生、高科技等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重离子技术治疗癌症、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研究、为青藏铁路的修建提供技术支撑等等......众多技术含量十足的重大科技项目,都是在陇原这片“科技热土”开展和实施。如今,已至岁末年初,让我们走近部分在甘肃开展、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看看在过去的一年中,在甘肃工作的科学家们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记者  颜晨

■速读

解决恶劣环境中润滑维护难题

——科研单位: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等  

2012年4月,由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刘维民研究员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兰州化物所为第一完成单位,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共同承担的“苛刻环境下润滑抗磨材料的基础研究”,通过了科技部的项目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该项目为国家“973”项目。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发展了在太空、低温等环境下的润滑抗磨材料和技术,满足了我国国防战略和民用工业的多项需求。项目研制了10多种高性能固体润滑薄膜、空间润滑油脂、润滑添加剂及聚合物基复合润滑材料技术,应用于我国航天领域的10多个型号工程,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研制了风力发电设备用高性能长寿命润滑脂系列产品,解决了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在我国西部地区低温、大温差、沙尘等苛刻环境中运行的润滑维护难题,打破了我国风电产业长效、高可靠性润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瓶颈。

让油橄榄浑身变成宝

——科研单位: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2012年6月,由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承担的“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和总黄酮提取物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项目验收。该项目为“科技支甘”项目。

甘肃盛产油橄榄,橄榄油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油橄榄的枝叶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每年修剪下来的上千吨油橄榄叶无处安放,微生物的滋生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以往,国内只有成都和深圳两地可从油橄榄叶中提取橄榄苦苷和总黄酮,但提取纯度都比较低,在20%左右。而全世界对于油橄榄叶运用最好的国家是巴西和希腊,可把油橄榄中的橄榄苦苷和总黄酮提纯到20%~70%,提取率在80%左右。

据该项目负责人邸多隆研究员介绍,该项目经过技术攻关,为废弃的油橄榄叶赋予了“新生”——从油橄榄叶中提取橄榄苦苷和总黄酮,并将其产业化后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药品,提取纯度及提取率均超过90%。

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还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通过试生产,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完善了整套工业化生产技术;建立了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建成生产规模为年产40吨橄榄苦苷和10吨总黄酮提取物生产线。

通过试生产,橄榄苦苷总工艺提取物为92.3%,总黄酮总工艺提取物为85.6%。近期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00万~2000万元,远期可达到4000万元左右。

新增控制石油储量2500万吨

——科研单位: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2012年6月,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承担的“马岭油田非主力油藏接替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相关部门组织的项目验收。该项目为“科技支甘”项目。

据该项目负责人段毅研究员介绍,该项目完成了陇东马岭地区油藏成藏条件及其有机匹配关系研究。提出河道和河口坝为有利沉积相带,河道交汇处砂体、粘土膜—河道砂体成岩沉积相、靠近油气充注点有利于油气成藏,建立了林镇地区延安组和长1-长4+5油气成藏模式,完成了油气富集和分布规律研究。

通过实施该项目,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新增控制石油储量2500万吨,新增石油产量11万吨,新增工业产值为4.5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3100万元。同时,还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3名,为企业培养了3名科研骨干;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

“重离子治癌”研究

——科研单位:中科院近物所

2012年11月,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示范中心项目配套医院主体建筑已经封顶,各系统均已完成关键工艺技术实验和设备样机制造,并开始批量生产,而磁铁、电源、高频等主要系统的部分设备已到货,开始了测试、验收工作。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甘肃荣华生化集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三方在2012年初签署了合作共建重离子治疗肿瘤示范中心项目协议。4月18日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与近物所控股的泰基公司签订了武威重离子治疗专用装置合同。

另外,总投资2.9亿元、占地50亩,由近代物理研究所建设的兰州重离子医学研究中心及测试调试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二期工程也列入了中科院“十二五”基建计划。

重离子治疗肿瘤技术,是世界上最前沿、最有效、最成功的癌病治疗技术之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射线可以穿过人体皮肤,直接打到癌细胞标靶靶心上,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周围的健康组织损伤减到最小。此外,重离子能打到人体里任何一个部位,可以进行浅层或者深度治疗。

目前仅有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拥有“重离子治癌”装置,而中国唯一一台,就在兰州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如今,我国的重离子治癌技术已从基础研究向民生应用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几年后,患者可以不手术、不吃药、只接受几次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放疗,就有望治好癌症,花费则需15万元人民币。

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培育新品植物   

——科研单位:中科院近物所

2012年7月,由近物所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碳离子束,培育出的新品种“冬花夏草”,获得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新品种认定登记证书。据认定,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一种观赏植物冬天是花夏天是草,在人们的理解中或许是不可思议的事。但近物所的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却将其变为现实。

据近物所科研人员介绍,白花紫露草是常绿草本植物,由于形状美观,适宜盆栽观赏,是人们家中书橱的良好装饰植物。而与原品种相比,经碳离子束辐射育种产生的新品种“冬花夏草”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冬花夏草”叶片为绿色,而一旦气温下降,白天至夜间的温度降至8℃至22℃时,只要经过10天左右的时间,“冬花夏草”叶片就会出现粉色斑块,逐渐由“夏草”变为“冬花”。

近年来,中科院近物所运用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培育出了不少新品种植物和农作物。该所和甘肃省定西市旱农科研推广中心等单位,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这台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开展通过辐照来改良当归品种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科研人员们培育出了新品种“岷归3号”。而且,在重离子辐照育种研究中,获得了13个小麦新品系,旱地增产幅度超过20%。世界上首次运用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陇辐2号”在甘肃已示范推广200多万亩,增产粮食近亿公斤,新增产值1.7亿多元。

保障青藏铁路沿线冻土与路基稳定性

——科研单位:中科院寒旱所 

2012年4月,“青藏铁路工程安全稳定性动态变化研究与高等级公路筑路技术预研究”通过了相关部门组织的项目验收。据项目主管、中科院寒旱所马巍研究员介绍,该项目建立和完善了青藏铁路沿线的冻土与路基稳定性的长期监测系统,提出了青藏铁路工程安全稳定性评价以及应对措施和方案,构建了相关观测系统,并建立了高等级公路冷却路基措施的试验示范工程。

该项目在4年的研究时间里,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33篇,出版专著2部;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12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为青藏铁路公司上报年度分析报告和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维护预案4份,部分研究成果已在G214高等级公路(共和-玉树)修建和青藏公路整治中得到了应用。

解决青藏高原工程建设重大问题

——科研单位:中科院寒旱所  

2012年3月,“青藏高原重大冻土工程的基础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为国家“973“项目,项目实施期限为五年。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马巍研究员介绍,青

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高海拔多年冻土的代表,多年冻土面积达1.5×106 平方公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西藏自治区迎来了新一轮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建高速公路、输变电线路、输油气管道工程等。而这些新建工程依然要聚集于宽度不到10公里范围内的青藏工程走廊内。

因此,如何在这脆弱的冻土地基上保障既有各类重大工程安全运营,新建的各类重大工程安全,保证基础的稳定性的同时保护好寒区生态环境,是青藏高原工程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而该项目正是针对相关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实现酒泉地区精细化风能预报

——科研单位:中科院寒旱所   

2012年6月,由中科院寒旱所中科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承担的“酒泉风电基地风能预报技术的集成与应用”,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项目验收。该项目为“科技支甘”项目。

该项目针对大型风电场对电网造成的巨大冲击,以及风能资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等核心问题,利用国际上目前使用广泛的气象模式,结合互联网资源、中国气象局9210工程成果,建成了适用于酒泉风电基地的风能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风能短期数值预报平台,实现酒泉地区风能资源0-72小时精细化风能预报。

如今,该项目建成的风能预报系统,已安装在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试运行。从目前试运行情况来看,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预测精度比目前风电调度精度提高了17%。

防治黄河上游出现“新悬河”

——科研单位:中科院寒旱所   

2011年1月,“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风沙水沙过程与调控机理”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实施期限为五年,为国家“973“项目。

据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拓万全研究员介绍,黄河上游宁蒙河段穿越我国四大沙漠,是黄河上游河段中水沙变化最复杂、河道演变最剧烈的关键河段。近50多年来,黄河水沙关系加剧恶化,河道萎缩,“地上悬河”的情况愈演愈烈,导致洪涝灾害频发。这种现状,严重威胁宁蒙与下游河道的安全,并已影响到黄河上游水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因此,防治黄河“新悬河”,科学建立黄河上游风沙水沙调控体系已迫在眉睫。

该项目计划在五年里,探明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道粗泥沙来源,揭示粗泥沙风-洪产输机制、水沙过程变异、塌岸淤床过程等,为防治黄河上游“新悬河”,构建水沙调控体系提供科学支撑。

新闻推荐

守望平安路严格“六必查” 东岗交警春节期间严查车辆“超员超载”

◇记者金振华程健关键词:东岗交警春运安全六必查鑫报讯昨日,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东岗大队获悉:春节放假期间长途车辆“超员”等以往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数量大为减少。...

定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