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药乡”到“天下药仓”定西:崛起的“中国药都”
本报记者马国旗朱红霞
王谦虚王国军
人文瑰宝蕴黄土,文采风流属定西。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定西,孕育了享誉中外的马家窑彩陶文化、陇西李氏文化、通渭书画文化、渭河源头文化、洮砚文化、漳盐文化、民俗文化和中医药文化……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定西人民立足博大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充分利用中医重要发祥地、道地药材主产地的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扎实推动中医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了中医药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以勤劳的汗水和澎湃的激情,推动定西迈上了从“千年药乡”到“中国药都”的崛起之路……
近年来,定西市中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备受省委、省政府重视。省委书记林铎,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多次深入定西市陇西等县区视察指导中医药产业发展,为加快定西市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2017年,定西市抢抓省委、省政府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定西先行先试的发展机遇,按照《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先试实施意见》和《2016年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的要求,积极推进标准化种植、现代化仓储、市场化交易、精深化加工,全市中医药产业呈现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精深加工初具规模、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9月26日,“中国药都”核心区陇西县将迎来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启动会和2017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的盛大开幕。
陇药耀华夏,定西道地优质中药材名列中华药典
定西是“千年药乡”,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全市有各类中药材品种439种,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就有97种,占75%左右。甘肃品牌药材的“五朵金花”当归、黄(红)芪、甘草、大黄、党参在定西都有广泛种植。陇西黄芪、渭源党参等道地药材的生产、药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岷县当归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史和1700多年的栽培史。
千百年来,这里漫山遍野的中药材守护了百姓的健康,积淀了深厚博大的中医药文化,留下了“老子炼丹”“封衡济世”等美丽传说。
东汉时期,“药膳先驱”名医封衡“百岁如稚童”,在鸟鼠山悬壶济世时曾给曹操传授养生之术;盛唐时期,药王孙思邈到陇西昌谷进行药事考察,留下了“药王山”“药圣村”的历史遗迹。南北朝时期的大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黄芪第一出陇西”“独活生陇西者质佳”。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当归以“肉多、枝少、气香”的“十枝归”最佳,中药配方中有“十药九归”“十方九用”之说,欧洲医学界也称之为“中国妇科人参”。《名医别录》《尔雅》《广雅》《古今注》《本草衍义》《本草别说》等诸多古籍中都对岷归药用价值给予很高评价……
1964年,全国农展会甘肃馆。以当归为代表的定西道地中药材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品质受到周恩来总理瞩目,总理欣然题词曰“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此,定西“千年药乡”的美名传遍全国。此后,陇西、岷县、渭源分别赢得了“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殊荣。这一切,为定西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品牌文化支撑。
药乡药农富,定西成为全省重要中药材主产区
仲秋时节,“中国当归之乡”岷县,满眼都是当归地,家家户户药飘香。(下转第二版)
2017年4月20日,省委书记林铎在陇西调研县域经济发展,检查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及产业链整合工作。
甘肃日报记者高樯摄(资料图片)
2017年5月1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在渭源县调研,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等工作。
李自雄摄(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target="_blank">南充晚报记者张松实习生蒲娇本报讯“兰渝铁路全线通车日期将提前到本月29日开通,当天将开通首列货运班列。”昨(16)日上午,记者从兰渝铁路南充建设指挥部获悉,预计10月20日兰...
岷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