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团继续西行 兰州的黄河 武威的历史 一切都让采风团惊艳
采风团成员在“马踏飞燕”雕塑前合影记者 尚洪涛 摄采风团在武威雷台记者 尚洪涛 摄
在流行歌曲中,兰州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然而对“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团的成员来说,能近距离接触黄河,也许是到兰州最大的收获。2日下午,采风团抵达兰州,奔流不息的黄河,黄河上的现代游艇,古老的羊皮筏子,都让采风团成员兴奋不已。
花儿“碰撞”陕北民歌
北方人对黄河的感情,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当天下午,一下高速路,进入兰州城就看到了穿城而过的黄河。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大城市,兰州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采风团一行来到了有着“天下第一桥”之称的兰州黄河铁桥。铁桥坚固而气势恢弘,现在仍矗立在铁桥南岸的将军铁柱正是这座桥百年兴衰史的见证。据说大桥钢梁上仍旧留有解放兰州时的弹痕。陕西省诗词学会诗人词家们诗情喷涌,一首首精美的诗词应运而生。
除了兰州黄河铁桥,充满风情的水车园,仿古水车让采风团成员感受到了来自遥远的水车年代的呼唤;而在水车园不远处,就是黄河母亲雕塑,母亲面含微笑,神态慈祥,婴儿天真烂漫,顽皮可爱。整个雕塑寓意深刻: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所养育的中华民族也永远幸福安乐。采风团成员特意选在这里合影,是为表达对母亲河最深的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同西安的环城公园类似,黄河岸边也有很多当地市民自娱自乐,树荫下吹拉弹唱,享受着城市独特的宁静。其中,67岁的杨城兰正在演唱临夏花儿,她告诉记者,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临夏、甘南、岷县等地的民歌,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她唱花儿二十多年了,每到周末就会在黄河岸边唱一下午,虽然早已过了憧憬爱情的年龄,但是唱着爱情歌曲,人也格外舒畅。采风团里也有优秀歌手——贺艳现场用杨城兰的音响为当地市民演唱了一段《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不同于花儿的柔美,陕北民歌的清亮也当场征服了不少当地市民,两地的民歌在黄河岸边唱响了最美的音符。
西夏文明引感慨
从兰州继续向西,3日上午,采风团抵达甘肃武威。武威这个名字现在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历史上它却有个被人们熟知的名字——凉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这首《凉州词》至今依然被人们所熟知。武威还出土了著名的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马踏飞燕”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到达武威的第一站,采风团就来到了这里。墓道窄小,仅容一人低头通过,但采风团三十余位成员还是参观了墓室,聆听那位汉代将军的故事。雷台汉墓的山门前,为了让参观者对“马踏飞燕”有直观印象,按照1∶6比例放大的车马阵让采风团成员啧啧称奇,纷纷合影留念。
采风团文人雅士云集,自然要到武威文庙参观一番。放置着大名鼎鼎西夏碑的武威西夏博物馆也正在文庙一侧,历史上的凉州是西夏王朝的辅郡,对于西夏这个神秘的王朝,采风团成员也颇感兴趣。面对着深奥复杂,并且已经失传的西夏文字,几位采风团成员云集在一起,谈论着这个神秘的王朝,也谈论着王朝的更替。他们感慨此次采风之旅收获颇丰,同时,灿烂而神秘的西夏文明给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记者张静
新闻推荐
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团继续西行 兰州的黄河武威的历史一切都让采风团惊艳
在流行歌曲中,兰州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然而对“禧福祥·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团的成员来说,能近距离接触黄河,也许是到兰州最大的收获。2日下午,采风团抵达兰州,奔流不息...
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