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虎全在给学生上课王虎全是岷县禾驮乡九年制学校的校

兰州晨报 2012-09-03 15:33 大字

王虎全在给学生上课

王虎全是岷县禾驮乡九年制学校的校长,平时他是学校师生的良师益友,灾难来临时他又成了全校师生的生命卫士。在讲台辛勤耕耘的三十载,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内涵,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赞歌。

29岁当选校长

8月8日,记者驱车来到岷县禾驮乡九年制学校,一路上,灾后重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村民脸上的阴霾已经散去,只有不断出现在视野中的残垣断壁还铭记着灾害的无情。

记者赶到学校时已临近中午,提前得知记者要来采访的校长王虎全等在学校门前。王虎全衣着朴实,饱经风霜的面孔,看上去不像校长,更像是一位朴实的农民。

一阵寒暄后,王虎全向记者讲述起他的从教生涯。1982年7月,19岁的王虎全毕业于岷县师范,一个月后,他被分配到申都乡申都附中当老师,在申都附中从教的3年中,他主教五年级的语文和初三年级的物理。1985年2月,他被调到禾驮附中,主教思想政治。其间他努力教学,学生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排名上升至全县第二,他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2年,学校开始推选新校长,王虎全成了大家眼中最合适的人选,最终乡政府和学校推荐他主持禾驮附中的工作,升任校长时,王虎全年仅29岁。

艰苦的办学条件

据王虎全回忆,刚开始学校条件很差,全校包括教室、教师宿舍、办公室在内只有24间平房,全校共有11名教师和156名学生。2000年,该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因条件落后,学校基础建设根本无法适应当时的要求,全校10个班级只有6间教室,王虎全只有用倒课的办法解决教室不够的问题,同时和其他老师用周末的时间,用增加工作量的方式解决学生上课时间不足的问题。

2007年,随着禾驮附中改为寄宿制学校,学校也迎来了教学环境的大发展。“学校近几年发展迅速,修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餐厅,扩建了操场,还修了花园,硬化了校园路面等,后来又逐渐增加了物理、化学实验室,县上也给图书馆配备了3000多套图书。”王虎全告诉记者。

情感是立教之本

近年来,禾驮附中发展迅速。这一切都离不开王虎全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在他眼中,学校就是他的另一个家,他对学校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王虎全告诉记者,在基层教育中,他们的条件本来就差,靠硬件争取生源,他们根本没有实力,只有靠感情去留人,他们通过各种小事来培养教师、学生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成长,这是立教之本。

副校长季满清告诉记者,有一次学生在操场站队时,一个站在王虎全身边的老师指着队伍中的一名学生说道:“你看那个学生,家里非常困难,自己没鞋穿着大人的鞋。”随后,王虎全将这名学生带到一家商铺,自己出钱为学生购买了一双新鞋,得知此事后,店铺老板也给学生送了一个新书包。数十年里,王虎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不少学生,自己出钱为贫困学生购买校服、学习用具,给学生零花钱,资助学生……

一个都不能少

在平时,王虎全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中,勤勤恳恳,灾难来临时,他又成为全校师生和村民们的守护者。5月10日下午,岷县境内突降暴雨,洪水泥石流泛滥,造成严重灾害,禾驮乡是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

当无情的暴洪袭来时,王虎全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学生:“洪水来了,老师们赶快找回校外寄宿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王虎全边喊话边冲下楼梯,想通过校园广播向村民和学生报警,可是由于停电通讯全部中断,王虎全迅速召集在校老师,成立灾民安置和抢险救援组,经过一夜奋战,王虎全带领教师共转移学生和村民800多人。第二天清晨6时,王虎全又组织人员前往后家山村、禾驮村未受灾的农户家里详细排查学生,核实每一位学生的下落,10时许,学生家长陆续赶到学校,逐一签字后将学生带走。

5月15日,禾驮村村民代表手捧书写着“太平时的园丁 灾难中的卫士”的锦旗来到学校,向王虎全和全体教师表达了全村人的感激之情。经过近一周的努力,该校于5月17日下午正式复课。

文/图 本报记者 杜斌

新闻推荐

李利芳年生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儿童文学理论

李利芳, 1973年生。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感言:守护一片精神的蓝天  生活在兰州,安静地从事儿童文学研究于我而言是最幸福...

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