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北川产业兴 陇西县马河水厂受益区发展养殖种植业小记本报记者 王长华

定西日报 2020-08-07 06:49 大字

8月5日,定西市马河水厂的动力泵房里,两台机器正在高速运转,机声隆隆,震耳欲聋。

“马河水厂是2014年12月通水的,设计每天处理水6.2万立方米,作为主要水源地,解决了安定区、陇西县、通渭县三县区的33个乡镇,352个村,2735个社,53.1万人,4.55万头大牲畜,20.2万只小牲畜,以及一些乡镇企业的生产生活问题”,马河水厂生产运行部部长王鹏说,“水厂采用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同时考虑雨季高浊度和冬季低温低浊的特点,采用液氯消毒工艺,截至目前,累计供水量为2541万立方米,呈逐年增长趋势。”

如何把宝贵的洮河水管理好、利用好,这是摆在各县区水务管理部门面前的新课题。

“陇西县在马河、通安、权家湾、云田和文峰等北川受益区,布局了一系列种植、养殖等现代农业,以及有机肥生产企业,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陇西县农村供水管理所支部书记陈亚平说,“现在有了水,和水有关的产业也就应运而生了。”

陇西县福隆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焦家湾分厂,就位于权家湾镇焦家湾村。走进偌大的养鸡场,只有两名工人在忙碌。63岁的陈举贤师傅说,“目前这个养鸡场养了两万多只鸡,鸡每天的食物是苞谷、豆饼和石粉的混合饲料,其中豆饼是从山东运来的”,“养这么多鸡,每天光喝水就要七、八吨多。鸡一天不吃食还可以,但一天不喝水就不下蛋。”

两万多只鸡的鸡舍里,竟然闻不到一点鸡粪的臭味,这是为何?原来,鸡粪被传送带自动输送到鸡舍外面去了。为了改善鸡舍里的空气,安装了5台换气扇,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动启动。这样,鸡舍里会保持合适的温度,有利于鸡的健康。

另外,鸡蛋也会顺着小槽自动滑行到鸡舍一端,工人们只需要把鸡蛋拾进蛋盘里捆扎好就行。这座养鸡场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仅有3名工人就可以维持养鸡场的日常管理和运转,鸡蛋销售到陇西县城以及周边县市!

“以前缺水的时候,就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水都要犯很大的难心,更不用说搞这么大规模的养鸡场了”,陈亚平十分感慨地说。

而在焦家湾扶贫产业综合示范园食用菌基地的香菇大棚里,工人们正在更换菌棒。已经生产完香菇的菌棒,将被回收后生产有机肥。新安放的菌棒,过一段时间后,将会生长出新的香菇。

一位福建籍的技术人员说,香菇的生产,并不需要很多水分,但没有水,却万万不行,因为香菇的菌丝,从发育到生长成型,棚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这就必须要有稳定而且清洁的水源作为保障。

“一斤鲜菇,能够卖到七、八元左右,烘干后的香菇,价格更高,耐储存,方便运输”,这位技术员说。

在香菇分拣车间,几位工人正在忙碌地分拣香菇,她们都是焦家湾村的村民,年龄都比较大了,就近打工,可以增加一些收入。“这些香菇分拣包装好后,将被运往上海”,一位福建籍的女老板说,“香菇这个东西好啊!不仅可以炒着吃,还可以煲汤,还能抗癌呢!我们南方人都很喜欢吃!”

事实上,香菇的产业链条还很长。目前,焦家湾村的香菇产业,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要发展香菇产业,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除了食用菌产业外,焦家湾村还发展了光伏发电、肉牛养殖和瓜果蔬菜等产业,已经栽植了软儿梨、美国大樱桃、核桃、桃树、杏树等经济林果30多亩,种植了马铃薯、谷子、糜子、油菜等农作物50亩,还种植了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等绿色无公害蔬菜20多亩,这些农作物,在以前缺水的年代,确实是稀罕的奢侈品!现在,已经上了老百姓的餐桌”,陈亚平对于当年的缺水状况,尚记忆犹新;对于将来如何利用水,充满憧憬!

香菇生产环节较多,可以吸纳当地劳动力。

马河水厂过滤沉淀池

陈举贤承担着2万多只鸡的日常喂养管理任务

新闻推荐

陇西:发挥“三镜”作用 推进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

陇西讯近年来,陇西县始终坚持政治标准,通过建立监督档案、落实联席制度、实行动态监督“三项措施”,有效发挥了干部监...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