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药农靠药材发“财”本报记者 杨晓军 王宏宾
时下,走进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陇西县,放眼望去,田野里一片片色彩斑斓的药材“花海”将初秋的大地装扮得分外妖娆。
在柯寨镇张家湾村千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只见连片的黄芪生长茂盛,开着紫色花朵的黄芩点缀其间,煞是好看。微风吹过,绿波荡漾,药花飘香。
由于今年雨水相对丰沛,中药材长势不错。正在田间除草的村民闫巴儿,聊起当下的药市行情喜形于色。据他估算,自家的3亩党参至少能产干药500公斤,按目前中条统货50元/公斤的价格计算,今年预计收入25000元。老闫坦言,这样的收入在全村只算中下水平。据村主任李小云介绍,张家湾村已有二三十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药材种植面积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中药材,仅药材种植年收入过10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
在宏伟乡金山村红花种植基地,正值红花采收时节,村民田志雄一家在田间忙得不亦乐乎。田志雄说:“红花可以站着采摘,不用躬腰,干活轻松。”当然,更让他怦然心跳的还是和甘肃永源红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红花收购协议。“公司以红花每公斤70元、红花籽每公斤4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我种了15亩红花预计能收入3万元。”往年靠种玉米、土豆等杂粮度日糊口的田志雄,通过种植红花让他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初秋,走进菜子镇板羊村的黄芩标准化育苗基地,一垄垄采用高垄机播技术培育的黄芩药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建档立卡户王俊生将他家闲置撂荒的12亩土地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他和老伴则利用闲暇时间来基地务工,一年收入有8000元左右。
陇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禀赋,极为适宜中药材生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1.1%,居全国县区之首。
对比全国各大产地的中药材品质,陇西范围内种植的黄芪、党参、黄芩等大宗道地药材,其品质明显优于其他各地。以黄芪为例,经甘肃数字本草检测中心近两年成千批次检测结果表明,陇西地产黄芪合格率达100%,有效成分含量是国家《药典》规定的4至8倍。“陇西黄芪”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陇西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黄芪之乡”。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道地中药材品质,陇西县积极鼓励制药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建立标准化药源基地,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有力地维护和提升了中药材绿色、道地品牌。
在陇西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毛正云在电脑上打开“甘肃道地中药材追溯系统”,每一块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农事操作,通过布设在田间的远程摄像头,看得一清二楚,从根本上杜绝了违规施肥和用药。从整地开始,种植基地的全流程操作即纳入无死角监管。扫描系统生成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码,基地信息、种植品种、农事操作、采收储运、产品检测、加工包装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个信息是不断完善、补充的过程,药材采收后经过切片加工,会将二维码印制到包装袋上,每一环节的操作记录以及品质检测都可追踪溯源。”毛正云说。
目前,陇西中药材质量监测已经常态化,全县已有6家企业列入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全县17个乡镇实现追溯体系建设全覆盖,已初步形成县、乡、村及生产经营主体“三层一级”的追溯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让陇西中药材有了“身份证”,实现了中药材“来源可知、动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确保中药材安全、绿色、放心。
陇西不仅是全国重要的“绿色道地”药源保障基地,更是闻名全国的中药材集散中心。走进位于首阳镇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药香。药材摊位前,来自全国不同地方、操着不同口音的药商,相互比划着,和当地药农或药贩验货谈价。交易大厅里,一袋袋中药材饮片摆放整齐、待价而沽。首阳镇乔家河村村民丁双元的三大袋黄芪切片样品被亳州客商看中。“家里存有同样品质的6吨黄芪切片,这一次性出货就有10万元的收入。”丁双元高兴地连嘴都合不拢了。
在陇西,中药材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近年来,陇西县抢抓国家和省市全力支持陇药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实施“双百五十”工程,中医药产业实现了全链条、快速度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首位特色产业。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来自中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对全县财政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率都接近三分之一,中医药增加值占到了全县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
新闻推荐
8月7日,由陇西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陇西县体育运动中心承办,陇西县足球协会及陇西县悦动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陇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陇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