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菇铺就致富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和往年冬季农闲静悄悄的氛围不同,如今安定区石泉乡冬天一片热闹。
走进石泉乡石泉村的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山谷中一排排食用菌生产大棚排列有序,大棚内工人一个个正热火朝天地干活。
“现在,冬天在家门口都可以打工,一个月轻轻松松就有两三千元的收入!”见到石泉乡竹林村贫困户李永强时,他正在大棚里搭建摆放香菇菌棒的架子。
今年49岁的李永强家里有5口人,为了供3个孩子读书,多年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今,随着食用菌扶贫产业园的建立,他终于看到了脱贫的曙光。
和很多当地村民一样,在此之前,李永强没有接触过香菇种植,家里种的都是洋芋、玉米等传统农作物,靠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虽说有32亩地,可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元就算很好了。”李永强说。
直到2017年,李永强靠天吃饭的日子开始有了改变。“当年11月底,乡里引进帮扶企业建设香菇大棚,我一边在示范大棚里务工,一边学习种香菇的技术。”李永强说。
李永强所说的帮扶企业——福建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有40多年种植、加工和出口农副产品的历史。
一家福建的企业怎么落户石泉了?“石泉气候干燥,温差大,湿度也大,具备产出一级高原夏菇的地理气候条件,可以弥补我们企业发展中的短板。同时,也是响应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希望能带动当地发展食用菌产业,帮助更多贫困户增收脱贫。”企业负责人阮为江说,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就这样在石泉乡建立了。
尽管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产业园的发展却很迅速。
“项目总投资5100万元,目前,已建成菌棒生产车间1座、大棚71座、冷藏库和烘干脱水车间1座。”石泉乡副乡长白建伟介绍说,茁壮成长的产业园,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很多脱贫致富的机会。
“目前,在菌棒生产线有30多名群众就业,在分拣加工环节有25人就业,月工资2000元左右。”阮为江说。
“福州市台江区的115万元帮扶资金以折股到户、固定分红的形式注入企业,此外,产业园对贫困户采取优先吸纳务工、优先承包菇棚、优先技术指导、优先收购销售的方式,吸引大家发展香菇产业。”白建伟说。
“每个大棚可容纳8000个菌棒,按一个菌棒产出1.5斤香菇来算,每个大棚一年纯收入1.6万元……”一旁的李永强忍不住开了口。
如今,在看到香菇大棚的实际效益后,许多群众跃跃欲动,准备自己承包大棚种植,李永强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10月下旬,定西市为了全面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组织各乡镇去陇西县进行参观学习,乡里看到李永强发展愿望强烈,就将名额给了他。
“陇西那边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好,是个稳赚的产业。我在大棚里已经打了一年工,有了一些经验,2019年,得好好干一把。”这次学习,更加坚定了李永强发展的信心,他回来赶紧预定了一个大棚。
为了给更多像李永强这样的村民带去脱贫的希望,食用菌“扶贫车间”的发展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今年,项目二期计划再建设菇棚300座、展览馆一座、脱水烘干生产线3条,尝试干菇生产加工。”白建伟说,相信随着产业园区的不断完善,小香菇将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全省首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定西市打造“全覆盖”网上政务大厅
本报讯(记者晁君杰文举吕瑞芳)居住在陇西县通安驿镇的村民现在都知道——有问题,网上办,不用再“翻山越岭”。日前...
陇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