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甘肃日报 2020-05-13 06:16 大字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清凌

秦汉时期甘肃的衣食住行和节日庆贺,贯穿着秦人、汉人和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是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区域习俗文化,也是甘肃丰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饮食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陶灶

嘉峪关汉墓出土的彩绘切肉壁画砖

这一时期,甘肃饮食文化在秦人、汉人主要食粮,胡羌少数民族主要食肉的基础上,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甘肃与中原内地及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朝从西域引进了葡萄、石榴、胡麻(芝麻、亚麻)、胡桃(核桃)、西瓜、甜瓜、胡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胡豆(豌豆、蚕豆)、扁豆、苜蓿、胡荽(芫荽、香菜)、莴苣、胡蒜(大蒜)、胡葱(大葱)、金桃、蓖麻、胡椒等,这些蔬菜、瓜果及香料的引进,大大丰富了中原内地及陇右菜肴的品种、烹饪方式和烹饪的色香味效果。同时,西域一些点心、菜肴的制作技术,如苦酒、胡饭、烤肉、油炸饼等也传入内地。《太平御览》引《续汉书·五行志》说:汉“灵帝好为胡服、胡饭,京师贵戚皆竞为之。”一种饮食博得汉家天子、京师贵戚的喜欢,其传播经过地甘肃也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大量试种、推广和食用。该类植物和饮食在后世甘肃的广泛种植和推广,就印证了这一点。

这一时期,包括甘肃在内的北方各族都喜欢“羌煮貊炙”。它是一种新的厨艺和食法。“羌煮”,是今日涮肉的滥觞。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介绍羌煮法,是先将好的鹿头肉清汤煮熟,放水中洗后切成两指大的小块。再将猪肉切细做成羹,下长二寸的葱白,细切姜及橘皮各半合,少量花椒,下苦酒、盐、豉适量即成。一只鹿头肉大致用二斤猪肉做羹。这种吃法,当是羌煮法传入中原内地后,经过汉族厨师改进的技艺。因为文中提到的一些作料如猪肉多产于内地农业区,羌中饲养、食用并不普遍。橘皮是南方的产物,苦酒制法更是张骞从西域带来的,不大可能是羌人的传统作料。就是说,《齐民要术》介绍的羌煮,反映汉、羌各族饮食文化交流融会的历史及其大众化的优秀成果,原型的羌煮当比这简单很多,它或许更像今日的白水煮肉。

“貊炙”,类似于今天的烤全羊。东汉刘熙撰《释名》说:“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貊(mò),原是东胡一支的族名。或指扶余,或指高句丽,后并入匈奴。这里讲貊炙法比较简单,只说拿全羊在火上烤熟,食者各自用刀割取,出于胡貊人的食习。做法、食法当更接近于胡人的原始习惯。“羌煮貊炙”的肉鲜嫩味美,不但羌、匈等少数民族喜欢吃,传入西域,受到西域各族的喜爱;传入汉地包括陇右后,也深受汉人的欢迎,成为中国各族共同的传统美食。直到今天,经过各民族、各地区厨师改进后仍以多种特色流行。

能够代表当时文明发展水平的餐具,主要有金银器、青铜器、漆器等,但那主要是王侯、贵族、官僚的专用品。其中漆器是战国秦汉以来出现的,尤为珍贵,能反映当时饮食器具的新发展。当时的炊器主要有鼎、镬、鬲、甑、甗(yǎn,用作蒸煮);食器有簋、豆、俎、匕等;饮酒器有杯、耳杯等,盛酒器有壶、尊等,最普遍使用的当是陶碗泥甑之类的食具。

汉人喜欢少数民族的饮食,少数民族也喜欢学习汉地的农作技术和面食。匈奴、羌人的开始农耕,氐人将农业当作主业,是学习内地饮食文化的基础。

2衣饰

秦汉时期,国家有一套服饰制度。从天子后妃到百官草民,都要按制度着装。但在规定的礼服制度外,作为时装,官民都喜欢穿。能够代表当时衣饰文化发展潮流的,还是汉人同样喜欢的胡服。

胡服,指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衣饰。包括冠、袴褶(kù xí,上穿褶,下着袴)、具带(又作贝带,胡名郭洛带)、靴等。自从战国中期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向匈奴学习着装,废弃传统的“衣裳”,实行“胡服骑射”,提高国家战斗力和影响以后,各诸侯国都流行这样的胡服。只是当时尚没有“袴褶”这种叫法。汉代将胡服作为近臣、武士的服装。当时的武冠,又叫武弁(biàn)、繁冠、大冠,是武官着装的一部分。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东观汉纪》所载东汉光武帝所服的“绛衣赤帻”及“赤帻大冠”“实为袴褶之服”,就是说,连光武帝刘秀也穿袴褶,戴大冠。东汉中期以后,袴褶就逐渐演变成士卒的服装,武官也不给配穿了。王国维认为,“汉末军旅数起,服之者多,于是始有袴褶之名。”袴褶不同于适合坐车、跪地的高冠博带;它以短衣、长裤,束腰裹腿,便于骑射奔驰为特点,因而不仅在北方少数民族中,也在战乱频仍、兵戎不断的中原内地包括甘肃受到欢迎和推广。这是服饰文化领域胡汉交流的一个例子。当然,汉地对胡服在学习借鉴中也有许多改进,仅一个郭洛带,就有大带(无带钩)、革带(有带钩)以及带饰的多种变化。大冠也做了多方面的改进。

秦汉时期活动于甘肃的氐人,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rán,蟒蛇)氐,这些都是按其常穿的服色命名。氐族女子出嫁时穿衽露。它像汉族的袍,缘饰的形式又像羌服。羌人则是“被发左衽”。被发、衣皮、左衽,也是甘肃等地戎人的共同特征。甘肃武威磨嘴子第72号汉墓出土的木板人物画,所绘人物正是被发、有须,着短衫缘边,束腰带、裹腿、穿靴的少数民族打扮。

3居止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绿釉陶楼院

秦汉时期甘肃多民族聚居,其居住习俗也呈多样化。官僚、豪强、富商、地主的府第、庄园或宅居,由堂屋、楼阁、亭台、门阙等组成,雕梁画栋,穷泰极侈。而一般民居,基本形式则是以土墙围成院落,里面建有土木结构的瓦室或草房。多是“一堂二内”,即前面是堂屋,后面套两间卧室。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仍然是“陶復陶穴”,居止不离窑洞土屋。

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一座绿釉陶楼院,是明器(随葬品),也是东汉后期豪强世家庄园的缩影。高官、富商、地主实用的庄园宅居,在主建筑庭院堂屋、左右夹室、后堂等以外,院子两厢还建有车房、马厩、厨房、库房等。院子旁边有私家园林等附属设施。

秦汉时期,甘肃有的民众居住板屋。板屋最迟在《诗经》时代已是陇东南一带的“戎居”。到了秦汉时期,它似乎已经演变成这里各族民众共同的居住形式。所以,《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

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仍然居住穹庐,随水草迁徙,而不是过定居的生活。《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即匈奴父子同住一个帐篷,反映的就是这种习俗。西羌则亦牧亦农,除毡帐外,有的也住草舍。氐人耕田为生,居住的主要是土屋。

4节日和娱乐

打秋千(古画)

秦汉时期甘肃汉地流行的节日,主要有元旦、人日、元宵、立春、上巳、寒食、清明、社日、端午、重阳、灶日、除夕等,其中大部分与中原内地相同,延续至今。

节庆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甘肃各族盛行的娱乐名目主要有歌舞、角抵、拳击、六博等。其中的角抵类似于今日的摔跤运动。它源于黄帝时代,由军事搏斗演化而来。相传蚩尤部落七十二人,个个头上有角,以角抵人,角抵或起名于此。汉代角抵成为百戏中的内容,后演变成相扑、摔跤。六博是古代一种掷采下棋的比赛游戏。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雕六博俑,就是甘肃汉代存在这种比赛活动的实物例证。

甘肃是匈奴先民活动的地区之一。匈奴的习俗是每年举行三次“龙祠”,那是在正月、五月、九月的戊日祭天神。祭祀完毕,会集诸部讨论国事,赛马及赛骆驼为乐。按照匈奴的法制,每年正月各部首领小会于单于庭祠,五月大会于龙城,祭其先祖、天地、鬼神,八月大会蹛(diē,绕林木而祭)林,考核各部人畜发展的情况。这是将祭祀、议事和娱乐合并在一起进行,其热闹情景当是一年之最。

打秋千这种娱乐也是从匈奴传到汉地的。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引《古今艺术图》说:秋千,“北方戎狄爱习轻趫(qiáo,敏捷)之能,每至寒食为之。后中国(义同中原)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树立架,谓之秋千。”是说北方戎狄民族喜爱训练轻捷矫健的运动,每到寒食节(夏历冬至后105天,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人们都会来打秋千。后来内地女孩也模仿学习,将彩绳挂到树枝上或架上,叫做秋千。这种运动可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传到中原内地了。还有一种说法,是秋千其名“本出自汉宫祝寿词也,后世语倒为秋千耳。”(高承《事物纪原》引《古今艺术图》)意思是说,秋千一名来源于汉朝宫廷为皇后、贵妃或太子祝贺生日的“千秋节”一词,后世语倒成了秋千。这是至今犹存的一种大众娱乐形式。

5交通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西汉彩绘木轺车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秦汉时期,有几条国家级大道从甘肃经过。如从咸阳直达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的“直道”,是秦朝抵御匈奴的专用军事大道。中经甘肃陇东地区。秦始皇巡察陇右,修筑了咸阳至临洮的“驰道”。汉朝继秦之后,又在秦陇交界处开辟了回中道,也经过今陇东地区。

汉代最著名的交通道路,是汉朝政府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而开通的“丝绸之路”。它从长安向西,横穿今甘肃二千余里,经新疆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西亚各地,是汉代,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与亚欧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它将甘肃同内地及西域连为一体。

秦汉国家对帝王、后妃、百官的用车作了制度性规定,但对民众出行尚无唐以后那样严格的限制。三老(乡官)、百姓、商人都可以用小型、轻便的轺(yáo)车。当时甘肃水上交通工具除了木船以外,还有木筏等。

这一时期最有时代特点的交通工具,是骑马的普遍化。《周易·系辞下》有黄帝尧舜时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的记载,但据唐人孔颖达的疏解,这句话中的“服”是驾车的意思,可译为“驾”或“驾驭”。“乘马”的“乘”,在这里是“车”的意思。“服”“乘”都不能理解为骑马或骑牛,因为当时中原内地尚没有这种交通工具或风俗。

骑马最早是匈奴人发明的。匈奴人不仅骑马,还培育出了骡这种体力强健的优良畜种,当时人称它为“駃騠”(jué tí),被当做宝马来看待。战国中期以后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标志,骑马术已经传到了中原内地,并在秦汉时期迅速地普及。秦始皇墓的兵马俑,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骑士都证明这一点。雷台汉墓出土的17个武士俑,手中有戟,胯下有马,是当时骑兵的标准模型。武威磨嘴子第48号西汉墓出土的木制牛车模型,证明汉代民间运输工具主要用牛车,汉简中记录的运输工具,也以牛车为主。

当然并不是任何人都有马骑,安步当车仍然是普通民众主要的出行方式。政府照顾德高望重的贵族、官僚中的老人,还会赐给他们鸠杖一类的助行工具。武威磨嘴子汉墓就出土一支彩绘木鸠杖。残长71.5厘米,鸠长19.5厘米,鸠宽4.8厘米,鸠高7厘米,杖杆粗细均匀,鸠鸟横卧杖端,口含食粒,非常生动。

新闻推荐

读者出版集团原董事长王永生一审获刑14年 罚100万

甘肃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号消息,2020年4月30日,甘肃省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