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户人家坚守百年古城 牧羊农耕生活原始不愿迁出

澎湃新闻 2019-08-22 16:40 大字

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县城向西出发,沿着一条穿越戈壁滩的柏油公路行驶约27公里,祁连山余脉下的永泰古城就呈现在眼前。永泰古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一座抵御外寇的军事要塞,距今已412年。古城由黄土夯筑,周长1717米,墙高12米,占地面积318亩,整体形状如同一只乌龟,因此也被称为“龟城”。图为俯拍的永泰古城。据地方志及史书记载,清代以前,永泰城一直有军队驻扎,曾驻有士兵2000名,马队500人,且周边附属设施齐备。清朝建立后,因疆域大幅扩展,边塞前推,永泰城渐渐由军事防御变为屯兵开垦之地。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当地雨水稀少,土地沙化严重,人类生存变得困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开始启动居民搬迁工程,古城内陆续迁出2000余人到黄河灌区。图为夕阳西下,古城里的牧羊人赶着羊群穿过南城门。“城里人口最多时,有三百多户三千多口人,经过四轮搬迁,目前只剩82户400多口人,全部靠种地和养殖为生。”68岁的文保员李崇仁介绍,古城内的居民基本是明代驻兵的后代,祖先们分别来自陕西、甘肃临洮一带。上世纪50年代,城里还有30多个姓,现在仅剩10个。图为一队羊群走在城内狭窄的小巷内。永泰城年降雨量100多毫米,蒸发量1000多毫米,干旱少雨,城中居民大多养羊,每家都有上百头。李崇仁曾任永泰小学第24任校长,是古城里的文化人。他的祖上李万疆来自甘肃临洮,明万历三十七年到永泰城任总督参将。作为守城四个李氏家族之一的第13代后人,李崇仁的家族已在古城生活了410年。虽家族成员和多数古城人一样,靠种地养羊生活,但也有出类拔萃者外出做官,其中李崇仁的二太爷就做过民国时的县长,后来建了到目前还完好的永泰小学,被当地人广为赞颂。图为李崇仁展示他的文保员证书。退休后,李崇仁担任永泰古城文保员和旅游宣传员,负责对古城保护进行巡视、向游客讲解古城历史。和古城的5个文保员一样,他没有工资,只有一年1500元的补贴。“永泰城是明朝三边总督李汶上奏朝廷要求修筑的,兵备副使邢云路督工建造完成。清雍正帝二年,在永泰城出生的岳飞的后代岳钟琪,在主街上修凿了5眼井,在城北角建了甘露池,完善了古城的“五脏六腑”。”李崇仁拿出自己手绘的古城图娓娓道来。李崇仁说,五口水井的水是从山上走暗渠引入的,和城南的太极圆池、城北的甘露池、环城的护城河形成一道水系。井水供人饮用,太极圆池的水供应牲畜,使人畜饮水分离,讲究卫生,既有实用价值,又增添了龟城的灵气。“雍正二年(1724)距今已经295年,我们现在还吃着这5口井的水呢。”图为城南的太极圆池(也叫汲海)。图为在太极圆池喝水的羊群。每天清晨放牧和傍晚归家,羊群经过圆池,都会停下脚步喝水,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上百年。清晨,30岁的小常在井旁打水。小常高中毕业后到温州打工,后来就嫁到了那里。虽然已经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了10多年,回家探亲的小常对于打井水依然熟门熟路,她将水桶放进井中,轻轻一摆,一桶水就被提了出来。两桶水打满,小常用一根扁担挑着,慢悠悠地就挑回了家。南依祁连山余脉老虎山,东北接永泰川,西临大砂河的永泰古城,一度是河西走廊东端的门户,也曾有着“酒肆商行,旗幌昭然;茶亭饭馆,四时飘香”的繁华。然而随着1953年大规模搞建设,之后的“破四旧”和大炼钢铁,城里100多棵大树被尽数砍伐,明清时期的庙宇高楼也被一拆而空。后来,加上搬迁,原住民越来越少,古城中的空房子越来越多。图为城中的一栋空房子。这些房子多为清末、民国时期的土坯房。“永泰古城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城中的房子不允许随意拆建。”77岁的李志仁介绍。李志仁也是明总督参将李万疆的第13代后人,但和李崇仁不是一个太爷爷。李崇仁的太爷爷兄弟四个,排行老大,李志仁的太爷爷排行老二,也就是那位民国时期的县长。现在,李志仁和曾当过教师的妻子在县城居住,二儿子在白银市工作,留下大儿子一家在古城中留守。图为李志仁(前右)一家在古城老宅前合影。“还在古城里生活的人,大多是年龄大些的,有的人是生活久了留恋这里,不愿意迁出去。有的是拿不出新村房子的钱,干脆就不迁了。所以,现在城里住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李志仁说,他一辈子生活在古城中,也干了一辈子的农活,年龄大了后才在儿女们的坚持下,和老伴住到了县城,最近正是夏收,他回来帮大儿子收扁豆。图为8月3日,李志仁和儿子一家在戈壁滩上碾小扁豆、扬场。永泰古城周边都是戈壁滩,降雨少、风沙大,土地上方都用石头子铺盖,以防止大风将稀缺的土壤吹走,同时为土壤蓄水保墒。李志仁介绍,当地人少地多,每家都有一二十亩的土地用来耕种,但农产品的产量很低,“我们的夏粮以种小麦为主,普通年景的亩产在200斤左右,而小扁豆是一种杂粮,产量更低,一亩只产六七十斤。”图为正在晾晒的小麦和待脱粒的小扁豆。图为永泰古城中的居民开着拖拉机到戈壁滩上夏收。即使现在小汽车已经很普遍,但拖拉机在戈壁滩上仍旧是最好用的交通工具和农耕利器。图为65岁的李成玉和老伴在家里清理刚刚收获的小麦。李成玉是李万疆的第12代后人,比李志仁、李崇仁在辈分上高一辈,他的爷爷被李志仁叫做三太爷。据了解,目前李万疆的后代在古城里还有五家,约30多口人,其他的都迁出古城,分散在周围的各个村庄中生活。8月4日清晨,自我介绍叫小陈的女子和丈夫一起帮着羊贩子挑羊。小陈介绍,当地的羊多为滩羊,春夏售卖按只论价,每只1000元,秋冬季节则是按重量。城中人家靠养羊,每年收入普遍都能在10万左右。当天,小陈家的羊被羊贩子看中了3只,她收获了3000元。图为70岁的王大娘坐在永泰古城一处空地上用月草绑扫把。当地有两种随处可见的草可以做扫把,一种是芨芨草,一种是月草。月草短,做的扫把小,可用来扫炕、扫案桌。芨芨草比较高大,可以做清扫院子的大扫把。这两种草在戈壁滩很常见,闲暇时采一些做成扫把就够用很久,完全不用掏钱去买。图为两名儿童奔跑着穿过古城南门的门洞。时值暑假,古城内还能见到一些孩子。平时,这些孩子要么在县城或者乡镇上学,要么跟着年轻的父母在打工的城市生活,只有节假日,他们才会回到古城。“现在,我们这里的46万亩土地要集中流转给新疆一家企业种油葵、甘草等经济作物,听说以后还要禁牧。土地少了,我们就要到企业里去做帮工,如果禁了牧,收入可能会大幅度降低。”李崇仁说,他现在除了每天做好文保员的工作,就是给老伴做饭,因为老伴去了流转土地的企业打工,一天可以收入110元。图为傍晚时分,给流转企业打工的两名妇女回到古城,坐在巷子口聊天。入夜,劳累一天的人们早早入睡,加上城中没有路灯,整个古城在戈壁滩上显得愈加宁静。此时,仰望天空,银河和星星是那么的明亮、美丽。“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400多年,虽然现在因环境变化,条件艰苦,生活也相对原始,但我们习惯了,真的不想搬出去了。近几年,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或许不久之后,这里会变得更好一些吧。”看着夜空,耳畔响起城里一位老人的话。故土难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原标题:《82户人家坚守百年古城,过着牧羊农耕的原始生活不愿迁出》

新闻推荐

临洮上半年经济基本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本报讯(记者蔺泽华)今年以来,临洮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盯脱贫摘帽和高质量发展两大目标,通过加强分析...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