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铺就“甜蜜路”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帮扶合进村发展特色产业纪实
本报记者王亚海
通讯员刘婷婷
走在合进村的山间小路上,散落在田野的一个个蜂箱格外引人注意,成群的蜜蜂“嗡嗡”飞舞。正是这小小的蜜蜂,让合进村贫困户尝到了生活的甜蜜,让他们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甜蜜路”。
合进村位于临洮县康家集乡,天然植被和中药材种植面积大,蜜源丰富,发展养蜂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扶持贫困户发展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立足村情,拓展思路,将产业帮扶的重点放在扶持发展中华蜂养殖上来。5月份,该中心筹集资金3万元,争取产业奖补资金4.7万元,为16户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购置中华蜂94箱,每户至少5箱,并配备了蜂衣蜂帽、手套等养蜂用具,户均落实帮扶资金4000多元。
蜜蜂到户了,农户能不能上心用心管理?技术服务怎么搞?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针对贫困户普遍存在的缺经验、缺技术、缺动力等问题,驻村帮扶工作队先后2次邀请县内养蜂专家到村举办培训班,实行现场教学。同时,争取企业资金支持,一方面,聘请一名本村有多年养殖经验的大户为技术指导员,与驻村帮扶队员、村干部组成技术服务队,加强日常督导和技术服务,明确年底将对养殖效益最好的农户给予1000元的奖励;另一方面,实行分户包抓责任制,由驻村帮扶队员和村干部每人联系2—3户养殖户,特别是在蜜蜂到户的第一个月,基本做到了每天走访一遍,促使贫困户上心用心。7月上旬,16户养殖户第一茬蜂蜜全部喜获丰收,短短50天,总产量达700多斤,每箱单产7斤左右,实现收入4.5万多元,户均2500元以上。预计到中秋节前第二茬蜂蜜收获期,总产可达850斤以上,通过分箱扩繁,全村蜜蜂养殖可达200箱以上,户均年收入可在6000元左右。
走进村民冯吉祥的养蜂场看到,数不清的蜜蜂轻飞曼舞,忙忙碌碌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随处听到“嗡嗡嗡”的声响,一排排蜂箱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群群蜜蜂飞进飞出,酿造着芳香的甜蜜,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不见蝴蝶花中藏,只见蜜蜂采花忙”的诗句。
冯吉祥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留下卧病在床的母亲,一直让他放心不下。搭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帮扶的“顺风车”后,冯吉祥在家里发展起了养蜂事业,不仅能照顾家里,还有可观的收入。
对于冯吉祥来说,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忙碌地穿梭于蜂箱间,查看蜜蜂活动情况或者割蜜,孜孜不倦。冯吉祥说:“养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饱含着酸甜苦辣,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但与蜜蜂为伴的日子却充满了无限乐趣。”说话间,他已经熟练地把一片片封口蜜的蜂巢放到摇蜜机上,看着摇出的一缕缕蜂蜜,脸上洋溢着喜悦与幸福。目前,冯吉祥的养殖量已达61箱。
蜂蜜收获了,销路怎么办?帮扶单位解决了冯吉祥的后顾之忧。据冯吉祥介绍,由于他们16户养殖户的蜂蜜质量纯正,也不缺斤少两,每瓶装满能有2斤一两。一斤黄蜂蜜能卖到35元,中华蜂蜜能卖到70元。由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系了收购企业,不仅效益非常可观,而且足不出户就能领到钱。所产的花粉、蜂蜡、蜂王浆等很受市场欢迎,再加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大力推销,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慕名前来购买。冯吉祥告诉记者,有时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入上千元,对未来发展,冯吉祥信心满满。今后,他打算成立合作社,建成中华蜂良种繁育中心,通过开展种蜂人工育王、技术品种改良及蜂产品创新研发等,进一步扩大规模。
中华蜂养殖的成功,让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合进村的产业发展更具信心。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文龙介绍,中心将在帮扶贫困户扩大蜜蜂养殖规模的基础上,依托村内1名已初具规模的花卉种植大户,帮扶20户有种植能力的贫困户发展菊花和芍药种植,拓宽增收渠道,让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产业扶贫的“甜蜜路”和“五彩路”。
新闻推荐
孩子们开心参加游戏7月12日,来自浙江等地的40多名企业家来到临洮县窑店镇窑店中心小学,举办“关爱心连心圆爱中国梦”大型...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