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城咏叹

渭南日报 2019-06-21 11:50 大字

柏峰

还是在幼小的时候,夏日的傍晚,在乡村故居街门前的大槐树下,听村落里老人讲“古经”,“古经”里就有关于长城的话题——秦始皇修长城以及孟姜女的故事,后来,在一本偶然得到的大约上世纪50年代的文学课本里,读到了完整的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而其丈夫却已经因为修筑长城,疲惫不堪早已倒在工地上尸骨无存,孟姜女悲愤地哭泣,眼泪竟然使坚固异常的长城轰然倒塌的传说,甚觉凄惨。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关于长城的诗词,大都对长城颇有“怨气”,就连以边塞诗著名的李益,笔下的长城也是冷冷酷酷的: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你看,诗里的“黄沙”“白骨”“北地无人空明月”,这些词语构成的“意象”,给人一种冰冷和虚无的感觉。万里长城筑怨,而这“怨”气从何而来呢?仔细考察,无论是民间故事也罢,还是古代诗人关于长城的诗词也罢,似乎所指的是秦始皇修筑的长城,《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遣将军“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这万里长城,至今还蜿蜒于我国北部大地上———“怨”气,来自秦始皇修筑长城时过于峻急和严酷,使得人民负担和劳役过重,引起了大家的怨恨情绪吧。

秦代为什么要修筑北方的万里长城,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抵御外来的少数民族武装对疆土和人民的侵略。秦代建国之后,面临的需要警惕和防范的社会重大矛盾,一是防止统一前“六国”势力的“颠覆”,二是北方戎狄的武装侵略——而修筑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防范后者。这是正确战略措施也是正确的国防工程。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年提出了瑷珲—腾冲斜线,此线以西以北是唐代边塞诗描写的景象,那里是游牧民族粗犷、豪迈、辽远的风情;以东则是农耕文明主流的小巧玲珑、秀美细腻和略显局促的景象——根据这个斜线理论,游牧民族在干旱的季节或者草原出现生存危机的时候,他们就会迅速结集起来,侵入农耕文明区域进行掠夺,由于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修筑万里长城也是为了国家安全和保障北部人民生命财产的军事防御屏障,也还有加强各民族融合以及保障长城内外的商贸经济活动的功能。

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海。

这是明代大学士赵贞吉《临洮院后半壁古城歌》里的诗句。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万里长城的起始。修筑万里长城,秦代不能不说具有非常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切实抵御游牧民族侵略掠夺的重大举措。长城修筑完成后,确实起到了以上的作用。对于长城,千百年来,成为文人骚客抒发情怀的审美对象,写出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和诗篇。

阅读这些故事和诗篇,在我的想象里,长城早已经成为塞外风光的绝美去处,很希望能有一天身临万里长城,长城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总是在心头盘桓。去年的八月,终于有机会独自驱车,取道太原直奔大同,参观完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后,经过右玉到达呼和浩特,登上“青冢”,凭吊与匈奴和亲而远嫁的王昭君,这里就不多说了。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长城以及领略塞外草原的风情,行走在千里茫茫的大草原上,公路两边开满了鲜艳的类似青蒿一般的花朵,在硬硬的风里摇曳生姿,甚是美丽。而大草原上,一望无际的草甸子,白云飘浮似的羊群和奔腾的马,令人格外兴奋——这就是阴山脚下的大草原,这就是游牧民族时代生活的地方,高远而辽阔,难怪蒙古族的长调如此好听,这是蓝天白云和自由奔放的草原文化的精魂所在。

如今遗留的万里长城,横亘在榆林的城市北边,青砖与石块垒砌起来的长城,雄伟冷漠,虎视眈眈向着平漠,游人如织,据说,在镇北台上的一块石板上跺脚,可以觉得大地在颤抖,哦,长城,尽管巍峨如雄关,果真能抵挡住游牧民族凶猛无比的铁骑吗?秦始皇派蒙恬镇守长城,只是取得短暂的安定。康熙在《蒙恬所筑长城》这首诗里,感慨道:

万里经营到海涯,

纷纷调发逐浮夸。

当时用尽生民力,

天下何曾属尔家。

康熙在认为长城是耗损民力,费尽万千的银子修筑起来,也没有保障大秦一统江山,更流露出游牧民族取得长城内外政权的得意情绪——不过,毋庸讳言,万里长城毕竟还是起到了它应该起到的作用。

历史的烽烟逐渐淡去,长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成为文学艺术的宝库以及成为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的观光旅游的胜地。在我心里,长城仍然是神圣的,可以焕发出自豪之情的历史杰作。背靠长城,觉得一股暖流充盈了灵魂,骨架起永远向上的精神!

这些年,我曾经多少次走过地处华阴、大荔、蒲城、白水、合阳和韩城等地的魏长城,特别是在暮春时分,又一次来到魏长城脚下,看着这穿越久远的历史遗留下来的长城遗址,不由得肃然起敬,这魏长城其历史价值与历史意义虽然不能和万里长城相比较,但是,它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力量的象征。这是由黄土夯成的长城,也许包裹在黄土长城外的砖石早已脱落不复存在,然而,长城的骨架屹然挺立。在魏长城脚下,捡起来一块掉落的土块,坚硬如石核一样的土块,有棱有角,黄土的颗粒紧密地凝合在一起,几乎干燥到没有任何水分的地步,沉甸甸的——当初,当魏国主要为了防御秦国的“兼并”以及自身国防安全,修筑了起自华阴玉泉院附近的朝元洞而经过渭河,直至上述的地域,乃至到达渭北黄土高原。

魏国之先祖毕万事晋献公有功,于公元前661年受封于魏,后来以魏为国号。其疆域拥有河南的北部、山西的南部和陕西的东部,西边与秦接壤,北边与赵犬牙相错,东部与齐相邻,南有韩、楚。国都原在安邑(夏县),惠王时因为安邑近秦,受到威胁,迁都大梁(开封)。魏国修筑有两条长城,其一在大梁之西,因在河之南,故称河南长城;其二是在西边,河之西,称为河西长城——我所走过的魏长城,就是河西长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元年(前361年),“魏筑长城,自郑(今华县)滨洛以北,有上郡”。《史记》正义说得更为详细,“魏西界与秦相连,南自华州郑县,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向北有上郡鄜州之地,皆筑长城以界秦”——魏国的全盛时期,是魏惠王执政的时候,竟然修筑了两条长城,看见国力之强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渐强盛起来,到了秦嬴政,用李白的诗来形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真是切贴不过。魏国为了国家安全,不惜一切代价修筑长城,确实是无奈之举,也是积极的军事防御工程,无可厚非。

不过,还是借用康熙的话“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修筑这么坚固的长城,仍然抵挡不住秦的横扫如卷席,看来,天下统一的大潮,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住也无法能阻止得住的,这就是“势”,顺势而为,是非常聪明的,魏国还是被秦“扫”掉了。

站立在魏长城上,极目四野,华岳挺立,群山如黛,仿佛听见黄河的咆哮声,哦,是啊,不管国家大小,不论国势强弱,如果从保护人民出发,修筑长城确实必要,若是只为权利的存在而“用尽生民力”,就不好了——好与不好,“俱往矣”——而今,留下的魏长城遗址,黄土构筑而起的城墙,默默仰望苍天、白云,似乎想诉说点什么,诉说什么呢?

(编辑 褚婷婷审签 徐磊)

新闻推荐

中央扫黑除恶第十九督导组督办四起涉黑涉恶案件

本报兰州讯(记者苏叶杨蕙熔)6月18日记者获悉,日前,甘肃省公安机关再次破获中央扫黑除恶第19督导组督办的4起涉黑涉恶案件。...

临洮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洮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