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乡 无悔人生 记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漳县农机中心主任范爱萍通讯员 何继强
今年51岁的范爱平,是漳县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在科技特派员岗位上,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足迹遍布武阳山川,把科技的种子播撒在黄土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让大地丰收,农户增收的致富梦想和追求。近日,他被甘肃省人社厅、省科技厅授予“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范爱平出生在漳县东泉乡一个偏僻的山村,考上了兰州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后没有选择城里工作,却毅然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农技员。通过自学,获得了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学专业大专文凭。他常说:“我深爱贫困的故乡,一片真情留在山里”。目前,他累计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300多期,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农户掌握了12至13项农业实用技术;培养农民技术员121人,科技种田能手220人,科技示范户357人,许多贫困户靠科技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他所服务的新联村,高寒阴湿,山大沟深,农作物品种杂、质量差、产量低、收入少。为改变这种现状,范爱平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与青海农科院、临夏农科所、定西农科院和临洮农技中心联系,引进小麦、蚕豆、马铃薯、当归等新品种25吨,建成小麦、蚕豆、马铃薯、当归等新品种扩繁示范基地500亩。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6项300余亩,测土配方施肥2600余亩,黑地膜当归示范3000余亩,地膜蚕豆示范1200余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牛、羊养殖大户5家,农家乐15户。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时群众并不相信他,他的办法是与示范户签订合同,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效益好归农户,产量低、收入差,自己承担赔偿责任。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细活。范爱平心里亮堂,科技会让农民增产增收的。短短几年时间,小麦产量比当地品种亩增加粮食200多斤,蚕豆亩增收300多元。当归、黄芪让农户收入成倍增收,新技术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群众致富、养殖大户及农家乐等增收效益显著,农民日子越过越甜。2017年,全村农民户均收入4万多元。
他担任植保站站长时,带领技术人员,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对农户进行病虫害知识培训。进村串户发放技术资料、农药,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进行防控,他穿上工作服,背上喷雾器,喷洒农药,手把手地传播技术,让农户收获了金灿灿的农产品,获得了丰收。农民说:“范技术员,是咱庄稼人的田大夫”。每年为农户争取国家支持发放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10余吨,亲自指导防治小麦条锈病、麦蚜、马铃薯晚疫病等2万多亩。
在范爱平和农技人员,引进新品种扩繁推广、新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下,全县农作物新品种利用率达到了65%以上,新技术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农民的粮囤满了,蚕豆、中药材、果蔬换来了票子。看到农民日子好了,范爱平心里像吃了蜜,坚定了他对农业科技富民的决心和信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范爱平对这块土地充满了深情,29年奋战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范爱平先后被甘肃省农牧厅授予“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先进个人”,被定西市委、市政府授予“2015年度全市优秀科技特派员”。
新闻推荐
临洮讯(通讯员刘婷婷)行走在临洮县玉井镇杨家台村,生动形象的文化墙引人驻足: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