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道义生花笔 此生终为新华人 记新华社高级记者、原江苏分社社长、分党组书记冯诚先生

定西日报 2018-03-31 08:43 大字

本报记者朱红霞王谦虚

知识改变命运

采煤工成为兰大学子

苦难是人生的黄金。

冯诚先生1956年生于临洮县漫洼乡,高中毕业后在漫洼公社当乡邮员。由于勤快认真,被公社领导当作入党苗子培养,还代表公社参加全县知青代表大会。虽然干得舒心,但他还是梦想着跳出农门,去看山外精彩的世界。1975年12月,他应招到甘肃省靖远矿务局红会五矿当了工人。

谁知进矿后,他被安排在地下1000米深处的掌子面上挖煤,胳膊腿都肿了,手掌磨起了泡,感觉全身上下哪儿都疼。更要命的是耳边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发生工伤事故的消息,他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冯诚说:“生存境遇的一落千丈,使我多次产生逃跑的念头,但最终经受住炼狱般的考验,让我安心的还是‘文化\’”。

那时,他一有空就读书练书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唐诗三百首》等中外经典文学书籍成了他最爱的“枕边书”……渐渐地,他成了矿工中凤毛麟角般的文化人,经常帮连队抄抄写写;他还把当矿工的认识和感悟变成宣传栏里为工友们鼓劲加油的文字,受到大家的称赞。粉碎“四人帮”后,他作为工人代表参加批判“四人帮”培训班和宣讲团。1977年春节前,冯诚告别井下采煤掌子面,成为红会五矿宣传干事。他的命运第一次因文化而改变。

1977年年底,他的命运发生了第二次转机。“国家恢复高考,我彻底告别了矿山,成为令人羡慕的兰大学子。”冯诚说。

2017年10月,冯诚先生据此经历写的散文《低于人间一千米深处的记忆》获第二届书城杯全国散文大赛特等奖,1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报副刊头版整版推出。

主政四省分社

领衔打造一大批“镇版报道”

1982年大学毕业后,冯诚先生进入定西地委组织部工作。1985年调入新华社甘肃分社。

做记者8年,副社长3年。1996年底至2016年底,冯诚先生先后在新疆分社、甘肃分社、湖北分社、江苏分社任社长、分党组书记达20年之久。

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冯诚先生一以贯之的新华情怀和责任担当。尤其在主政四省分社期间,他领衔策划打造了一大批被称为“镇版报道”的有分量的重点新闻报道。

何为“镇版报道”?在冯诚先生看来,就是媒体和采编人员精心谋划、重点经营、稿件分量重、刊登于版面重要位置的报道,代表着当期的报道重点、版面语言乃至写作水平。

几十年间,冯诚先生总是在打造“镇版报道”的路上奋力跋涉。

2011年初,冯诚调任江苏分社社长。他连续几个月跑了江苏各地不少市县乡村,用一个新闻人的眼光审视这个沿海发达省份的与众不同。

冯诚说:“半年下来,有三件事深深触动了我。第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下农村蹲点搞调研。江苏粮食产量当时居全国第三位,还有如此深的‘三农\’情怀,殊为不易;第二件事,在苏北宿迁市调研时,市领导把西城区绿色开发和生态建设当作得意之笔郑重介绍,这在湖北一些地市还很少见;第三,到淮安调研时,宣传部门一定要我看看他们的漕运博物馆,这也是中西部许多地市无法企及的。”

后来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冯诚先生敏锐地发现,这三件事反映的是江苏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后的一种理念升华和现实成效。“在当下,一个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大省,如此重视‘三农\’、重视生态、重视文化,说到底,是要淡看速度攀比政绩崇拜,这样的发展理念,无疑是有前瞻性的。”就这样,一篇有前瞻性的“镇版报道”逐渐在他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在与分社同行充分分析研判之后,冯诚先生立即带领两位年轻记者深入采访,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构思,反复修改,写就了新闻通讯《江苏新时尚:亲农、尚绿、炫文化》。该稿在新华社8月17日播发通稿后,新华网当天第一时间发出,新华每日电讯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不少报纸第二天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两天时间新浪、搜狐等生成数十个网页。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在每日电讯上作出批示,认为文章对江苏的科学发展给出了新的角度,很有启发,推介给江苏各级干部学习研读。一时间,“新时尚”一词成为江苏干群口中的热词。这篇报道也荣获第十四届江苏报道奖一等奖。

“回顾这篇报道的采写成稿过程,我深感作为国家通讯社记者,只有站在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前沿,以前瞻眼光和民本情怀去发现新闻采写新闻,倾心倾力去打造精品力作,必然会赢得读者,无愧时代!”冯诚说。

这只是冯诚先生领衔采写“镇版报道”的一个缩影。20年来,冯诚身体力行采写的“镇版报道”达百篇以上。《大漠油喷金绿洲棉堆银“一黑一白”富新疆》《筑起新世纪的经济高地》《浙江大潮动陇原》《喜看“无锡拐点”》《敖包的守望》《长江大堤上的“科学决战”》《江苏:给长江一个绿色承诺》等“镇版报道”比比皆是。其中8篇稿件荣获宣传湖北特等奖和一等奖,5篇稿件获江苏报道奖一等奖,6篇稿件获新疆新闻报道奖头条奖、好新闻奖和好新闻特别奖,4篇稿件获甘肃好新闻奖一等奖。在新疆、甘肃期间,他还两次荣膺新华社国内分社社长十佳调研奖。

这些极具思想穿透力的新闻稿件,都是冯诚先生苦苦思索、苦苦采写、苦苦打磨的结晶。他的新闻作品深刻体现了他作为职业新闻人的思考者形象、思想者内涵和自我超越的追求,也镌刻着他的职业情怀、忘我精神和勤勉态度。

力行“四力锤炼”

近百篇稿件被中央领导批示

作为一名新华人,冯诚先生将新华社新闻通讯特有的气质品格总结为:主流担当、为民情怀、“四力锤炼”、诗意表达。这也是他职业生涯永不止步的孜孜追求。

从边疆民族地区到全国最贫困省份、从中部经济大省到沿海开放大省,冯诚先生走到哪里,新闻精品就诞生到哪里。数十年间,他的新闻触角深深扎根在祖国大地上,成百篇调研稿件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并推动了实际工作。这背后没有诀窍和捷径,有的只是老老实实身体力行“四力锤炼”。

“‘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它包含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高度自觉和持久定力,包含独到的媒体眼光和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包含对社会万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事实真相的辨别能力,包含对稿件写作的成熟素养和对各种文体的驾驭能力。”冯诚先生说,“‘脚力\’就是强调要深入新闻事件一线和现场;‘眼力\’就是发现力,就是要炼就一双能‘见人之所未见\’的慧眼;‘脑力\’是决定新闻作品水平高下的关键,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策划选题、设置议题、指挥报道总是要从思想深度上把握大局、大势,始终强调新闻稿件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突出针对性和对策性,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笔力\’,也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呈现能力,在文本写作中,文字表达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要学会运用各种新闻文体,熟练掌握消息、通讯、特写、评论、调查报告、记者来信、采访手记等写作规律。”冯诚说,“记者为什么要锤炼‘脚力\’,对媒体为什么要倡导‘走转改\’?这是出精品的不二法门!”

在湖北分社,冯诚深入房县乡村写就《山乡建歌堂村民唱诗经》,用脚步挖出来了诗经文化“活化石”。

在新疆分社,面对当年社会上争议较多的华凌集团,冯诚本着“是黑是白,不能人云亦云,必须自主发声,澄清舆论,以正视听”的初心深入企业走访,精心写就两篇供领导层决策参考的稿件《新疆崛起一个资产超10亿元的私营企业》《新疆华凌集团的成功之道》发到总社。10余天之后,国家体改委、商务部有关调研组就带着朱镕基总理等领导的批示精神抵疆调研,得出结论:华凌集团是一个诚信经营和有担当的民营企业,记者报道的情况是属实的。随后他的《以信为本——新疆华凌工贸集团创业之路》公开报道在经济参考报头版头条浓墨重彩地推出。从此,华凌集团的企业形象和社会美誉度大大提升,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揭示真相,引领舆论,这体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好思考力。

在江苏分社,2016年8月,通过采访调研,冯诚发现,无锡这个百年工商业名城和苏南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的窘迫和低端产能的制约,被迫先人一步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实现动能转换,全市经济在连续七八年下滑后企稳向好。他据此得出判断:无锡经济的拐点已经出现。写成《喜看“无锡拐点”》一稿由新华社发出,得到无锡各界普遍赞誉,被认为是多年来极少有的精品力作,稿件也荣获无锡对外报道特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拐点”新闻不是来自新闻发布会的现成材料,不是动态事件跳到媒体人眼前的,而是经过冯诚深入调研发现并精准提炼报道出来的,体现了他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发现新闻价值的非凡眼力。

双脚走四方,两眼观天下,脑中有所思,挥笔力千钧。冯诚先生就这样身体力行“四力锤炼”,用一篇篇闪耀着思想光辉的“有温度、接地气、感动人”的报道彰显了一个真正称得上“四力”记者的深厚素养,体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思想张力、思考心力和思辨能力。

钟情诗歌痴爱书法

四十载雅士雅事两相宜

上大学时开始诗歌创作的冯诚先生始终诗心不老,佳作迭出,大量诗作先后亮相《人民日报》《诗刊》《飞天》《中国作家》等数十家报刊。数十年来,诗情滋养了文心,赋予他温润如玉的文人气质和文质彬彬的儒雅风度。

冯诚先生是一位在诗歌道路上跋涉了30多年的时代歌者,他的诗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1983年,他在定西地委组织部工作时创作的《我十八岁》一诗,荣获全国爱国主义主题朗诵诗征文奖,给人一种青春烂漫的激情迸发和正能量的冲击。“早晨,八点钟/我登上阳光普照的山岭,欢呼/我十八岁/我是十八个春秋雕塑的活着的山峰/我是母亲的希望中升起的/十八圈金色的年轮……”热烈的情感,激昂的旋律,像鼓点催人奋进,今天读来仍然会唤醒每一位读者的青春记忆。

在冯诚先生笔下,新华社记者的责任担当、时代精神、主流意识与诗人情怀天然相融。他笔涉汶川地震、甬温线列车颠覆、雾霾天气等等重大社会问题,以沉郁而冷峻的诗行直面现实,发出思想者的呐喊。这类抒情诗,处处体现着他对这个时代的忠诚与担当。

冯诚先生长于大西北,先后主政甘肃、新疆分社。踏遍了大西北的黄土高坡、高山大河、大漠戈壁,将长河落日、铁马冰河、阳关故垒、丝绸古道、民俗风情尽纳胸间,深厚的西部人文积淀使他的边塞诗呈现出一种壮美阳刚的大美风范和雄健辽阔的豪迈风骨,为他赢得了边塞诗人的桂冠。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转型发展的步伐,冯诚先生还以诗人的视角关照社会热点事件、生态问题等。《我决定,慢下来》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慢下来,把焦灼变成记忆/慢下来,把时尚搁在山外”“慢不是消沉,慢不是懈怠/慢是淡定者的从容/慢是沧桑者的释怀/慢是播种后的喘息/慢是收获前的等待/走进桠溪,我决定/慢下来。”

这是迄今为止国人最早书写慢生活的诗篇,也是阐释慢生活哲理最为深刻的诗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许多省市都主动减速,调低经济发展指标。而早在2011年初,冯诚就以诗歌倡导慢生活理念,其前瞻眼光令人钦佩!

《我决定,慢下来》一诗2012年初在《诗刊》发表后,入选当年中国诗歌学会举办的北京端午诗会(全国仅入选20首),被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深情朗诵,还被镌刻于高淳国际慢城景区内,在高淳当地广为流传,成为慢城文化内涵的象征。如今高淳的金花节等节庆活动,常常以这首诗暖场助兴。

2016年11月,外文出版社策划推出冯诚先生的诗集《我决定,慢下来》,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系列作品参加国际性图书展会,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这是冯诚先生作为一个诗人的荣光。

“写诗是一种生活情趣,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境界追求。”冯诚先生平静地说,“我不在乎发表了多少诗作,也从不奢求写诗能为我带来什么,但它的确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心向往之的璀璨世界,情在其中,乐在其中。”

诗之余,冯诚先生还痴迷书法,他走过了一条“博涉多优”、师古出新的书法探索之路。

“冯诚先生是个文人,更应该说是一位雅士,而书法一向被称为雅事。雅士热衷于雅事,两相宜也。”南京艺术学院博导、中书协理事徐利明说。

如今,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冯诚先生依然求索不止。书法之于他,非关名利,而是休憩心灵、闲散怀抱的一种方式。当他展纸挥毫之际,人世的纷繁喧嚣一一消逝,唯余清风明月、淡淡墨香,让他心下无尘。

“文以服众,武以威敌。事业文章,炳然千古。”32年的新闻职业生涯,变化的是年轮,不变的是冯诚先生那份浓浓的家国情怀和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奉献。“苦心追梦天不负,此生终为新华人。”这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诗意总结,字里行间,有自信自豪,有释然坦然,更有一个老新华人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他曾是一名矿山采煤工,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一心向学,终于在1977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成为令人艳羡的天之骄子。

他主政甘肃、新疆、湖北、江苏四省区分社达20年之久,在新华社系统堪称第一人。

他坚守新华情怀,力行“四力锤炼”,领衔打造镇版报道。作品分别获新华社和甘肃、新疆、湖北、江苏等省级以上各类好新闻奖30多个,近百篇调研稿件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并推动实际工作。先后在四省区参与策划和组织指挥反恐维稳以及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三峡大坝建成、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武汉)、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武汉)、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南京)、昆山“8·2”爆炸事件等数十项重大战役性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

他是一位文质彬彬的诗人书法家,在《人民日报》《书法报》等报刊发表大量书法作品,并多次参加全国性书法展览,早已跻身中书协会员之列;他的诗集《我决定,慢下来》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系列作品参加国际性图书展会,散文《低于人间一千米深处》获第二届“书城杯”全国散文大赛特等奖……

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度中国新闻年鉴人物、曾任新华社四省区分社社长、分党组书记的冯诚先生。

32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冯诚先生一路风景一路歌,无愧于一个新华社记者的使命与担当!

新闻推荐

临洮:“微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

本报记者王亚海通讯员穆军学金淑玲“这些废旧地膜是我在收庄稼时,从地头、山沟里捡来的,准备拉到乡上的垃圾回收点换新地膜,今年种庄稼的地膜就够了,再不用买了。”看着自己拾...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