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造助农增收新引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安定区脱贫攻坚

甘肃日报 2017-08-27 06:30 大字

本报记者谢志娟

土地生万物,万物养万民。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定西市安定区是一个十年九旱、自然条件严酷的传统农业县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土地撂荒现象突出。

那么谁来种地?地怎么种?

办法总比困难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大户带动、千家万户联动的思路,安定区琢磨出一些做法,难题正在被解决。这些从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实践,也许不尽完美,但接地气合实际,并且与国家倡导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做法完全吻合。

模式一:企业加合作社

50岁的王立军家住安定区团结镇庙川村,一家四口人有30亩地,王立军是个勤快人,种洋芋种玉米,琢磨啥挣钱就种啥,可是一年忙到头还是没脱离贫困,紧巴巴的日子过了大半辈子。

王立军的生活在今年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流转了100多亩地用来种洋芋,接着又买了6台农机用于农业生产……种出来的洋芋怎么卖?王立军一点也不愁,“交给合作社,价钱比市场价还高。”王立军笑着指一旁的王永军说,“他是我老板。”

王永军是定西市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去年他本人在庙川村流转了1000亩地种洋芋,今年又带动大户种植2000亩、农户种植3000亩。

6000亩地为啥全要种洋芋?种出来卖给谁?王永军也不愁。“我们与蓝天集团有合作,丰产减产,都有最低保护价,会员还能多卖两分钱,心里有底呢。”

王永军所说的蓝天集团全称是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总是要挣钱,为啥蓝天集团敢替农民与合作社担风险?

胆量来自于底气,蓝天集团在马铃薯淀粉行业内产能做到西北第一、全国第二,产销两旺,只怕原材料会“断顿”。他们推动的蓝天模式是让农民变社员、社员变会员、会员变股东,从而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让会员与蓝天成为“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集团董事长李幸泽是位“80后”,人虽年轻,道理却想得很透彻,“我这辈子只打算干一件事,就是和洋芋打交道。那农民就是我的衣食父母,价格压低了,农民不种了,我们生产什么?他们有饭吃,我才有饭吃。”

从王立军到王永军再到蓝天,一个完整的链条就此形成。原本经不住市场风浪的农民搭上了企业的大船,王立军因此敢流转上百亩土地、敢花10万元买农机,“如果没信心,哪敢贷那么多?”

在蓝天集团牵头下,成立于2014年的甘肃福景堂马铃薯产业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由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个马铃薯种植大户和经销大户组成,联合社成员辐射到安定、临洮、通渭、陇西、榆中及会宁六县区。同时,企业及联合社在安定区的葛家岔、石峡湾、新集、西巩驿等部分乡镇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马铃薯储备库5座,储备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订单种植基地面积5万亩,带动农户3万多户,其中贫困户1000多户,年人均收入可增加2000元,直接安排就业人员300多人。

除了蓝天,还有巨鹏、薯香园、圣大方舟、民祥牧草等龙头加工企业,也正在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动对接帮扶贫困户,助力安定区脱贫攻坚步伐越走越稳。

模式二:土地流转带动

定西的贫困在全国有名,安定区李家堡乡黄金村的贫困在定西有名。隔壁窑坡村的张鹂翻过一座山,看到黄金村的景象,吃了一惊。满是黄土疙瘩的黄金村,人都往外奔,很多地撂了荒。(转2版)

(接1版)

在外做了多年生意的张鹂觉得土地还是能生金的,于是在2015年12月建起了黄金合作社,流转土地2333亩用来种植红豆草、燕麦、紫花苜蓿等耐旱作物,又发展会员420名,建起了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形成规模化经营、片区化种植、基地化发展的格局。流转土地的农户户均流转收益2000元左右,合作社每天用工60人左右,农忙季节每天用工200多人,又为农民提供了就近务工机会,使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

黄金村43岁的孙强,去年终于娶上了媳妇。他有一位80岁的多病老母亲和一位残疾的哥哥,家里虽有30亩地,却是完全靠天吃饭的旱地、山地,人再勤快还是穷得叮当响。从去年起,孙强家的日子有了起色:政府帮着盖了新房,他向合作社流转了10多亩地,养了合作社投放的3头牛6只散养鸡,加上就近务工也有一些收入,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在安定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一次性集中流转土地租赁经营,推行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市场化、发展科技化和管理规范化,有力推动当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增收。

模式三:折股量化分红

67岁的杜宽山是黄金村的64户贫困户之一,多年围着几十亩地也仅是“饭够吃,没钱花。”这两年,年龄大了,地也种不动了。杜宽山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有一笔收入,又在合作社帮助下开了个小卖部,再加上看门和统计村民务工情况的收入,日子比从前宽裕许多。

除了以上收入,杜宽山去年还有一笔872元的收入,钱不多,但对老两口来说,日常花销能宽松一些。

这笔钱来源于当地政府将100万元黄金村扶贫建设专项资金量化入股到合作社,其中村集体股金30.24万元,让64户贫困户变为股民,共持有股金69.76万元,每户持股1.09万元,合作社每年按入股资金的8%对村集体和贫困户进行分红。2016年,合作社与村委会、贫困户分别签订了分红协议,发放了股金证,并向贫困户和村集体发放分红款8万元。

折股到村到户、滚动循环发展,安定区将财政投入的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到贫困户中,建立帮带关系,形成“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经营权变股权的“三转变”。2016年,安定区共实施折股量化资金4481.2万元,其中到户资金1256户4330.16万元,到村资金151.04万元,年分红收益将分别达到306.6万元和12.1万元。

模式四:农机服务托管

地荒着,人心疼;成百上千亩土地流转到一起,又怎么种?二牛抬杠、手挖肩扛的耕作方式虽然都还真实地存在着,但显然已不适应土地的集中管理。

在劳动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机械化耕作成必然选择。

位于安定区团结镇唐家堡村的田绿怡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了17台(件)农机,建了一座230平方米的机具库,还拥有3名专业机手。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科学种植,在唐家堡、庙川两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精心打造了马铃薯高效生产基地,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

正是因为耕作、播种、施肥、喷药、收获等作业项目全程机械化,团结镇庙川村的谢建红才敢流转100多亩地,“传统方法两个人一天能种上一亩地,机器一天种十多亩地。”所以他觉得“100多亩地,种起来比以前还轻松。”

在安定区,有实力的农民合作社或农机服务队还为无力耕种的贫困户提供代耕代收、联耕联种等专业服务,建立了“耕种收关键环节由合作社负责、日常田间管理由社员负责”的生产经营模式,解决农户因惜地情结不愿流转而难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的问题,逐步实现耕作环节机械化和生产环节标准化。截至目前,安定区在农业生产耕、种两个环节进行托管服务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达144个,其中合作社62个,农机服务队82个,实现托管耕作面积7万多亩,带动3000多贫困户进行农业生产标准化、机械化种植。

地怎么种?人怎么富?安定区摸索出的这四种模式处处可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身影,这套“组合拳”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成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新引擎。它为这块土地带来的深刻长远变化,目前还不能完全看到,但贫困户的日子宽裕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已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新闻推荐

临洮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临洮讯今年来,临洮县紧盯金融人才短板,全面推进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人才活力。依托金融扶贫引进人才。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与中心工作高度融合,先后从中国银监会、...

临洮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洮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