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造高效科学课堂策略初探

定西日报 2016-05-12 00:11 大字

□文发科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而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程时间少,内容多,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每个科学教师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打造高效科学课堂。

一、基于目标达成的内容整合策略。现行科学教材内容庞杂,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方面的内容信息,由于受地域、教学条件、教学时间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教学中会面临较多矛盾,教学目标难以达成。针对这一现状,在不改变教学总体教学思路与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增减、整合。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的“校园内的动植物”,按教材顺序,很可能由于受时间限制,很多动植物无法观察,所以我们可以适当调前;再如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和结构》单元里的做《框架》和《建高塔》两课可以整合进行教学。

二、基于科学本色的探究式策略。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课的三维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科学课有效开展的主要手段。可以说探究是科学教学的生命线。没有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不会形成科学知识的概念。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科学探究的条件。如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单元中在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的重量有关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预测,同一个摆,摆锤越重,摆摆动速度越快。于是我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结果学生惊喜地发现,同一个摆,摆锤的重量与摆摆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三、基于多元思考的亲历策略。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多种教育方法的结果,仅靠单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是难以奏效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做”、通过“体验”来养成。儿童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的亲历,才能认识并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学生通过动手亲自实践,加深理解。这样有利于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适合于形成发现问题,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并便于开展观察、实验、栽培、饲养等活动的有关内容,以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比如教科版科学五年级教材中的“河流对土地的侵蚀”、“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等内容只有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保护绿色植被的重要性,才会真正理解与认识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变化。

四、基于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策略。传统的自然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封闭型,教学活动局限在封闭的时间(课堂)、封闭的空间(教室)、封闭的内容(教材)、封闭的方法(传授)之内。这种封闭型的教学模式导致传授知识多,培养能力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死记硬背多,动手实践少;注意课内多,课外活动少的“四多四少”现象。实践证明,科学课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科学教材的层面。“打通”教室的围墙,“打通”学校的围墙,使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有迁移运用的机会并使除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智力背景。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才会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科学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因才,创造性地开展科学教学实践,就一定会打造出高效的科学课堂,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

新闻推荐

韩平安身份证号码你于年起租赁我公司临洮县嘉和房

韩平安(身份证号码:622424198503083917):你于2014年11月5日起租赁我公司(临洮县嘉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嘉和苑B区3号楼8号商铺,该商铺面积为132.66平方米,年租金每平方米为4...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