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载磨砺 灿若繁星——临洮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定西日报 2016-01-23 00:34 大字

本报记者漆勇

通讯员穆军学刘婷婷

时下,来到临洮县,只见一条条街道宽阔整洁,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个个在建项目如火如荼,一处处工业园区崭新崛起,一层层梯田环绕群山……

回眸“十二五”,硕果满枝的喜悦让人暖心。“十二五”时期,是临洮县经济规模迅速壮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2亿元,年均增长15.8%,是“十二五”末的2.1倍,人均生产总值接近1.2万元。五年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灿若繁星,处处展现着春华秋实、文明和谐的壮美,以及临洮儿女拼搏进取、跨越发展的豪情。

强工业,奏响发展最强音

“十二五”期间,该县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环境,紧紧抓住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三个关键,工业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各项发展目标。五年来,该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总量达到28家,工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3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达到7.2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增量位居全市第一。

以中铺工业园为龙头的经济开发区作为推动临洮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的“分水岭”和“里程碑”,近年来累计投资5.3亿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区三园”综合承载水平明显提升。目前,该园区已全面实现“四通一平”,引进入驻企业39家,顾地塑胶、招金冶炼等23家建成投产,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在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同时,全县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该县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2.9亿元,实施重点项目79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6倍,其中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3倍。招商引进各类项目146个,累计到位资金108.4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2倍。

兴产业,搭起增收“连心桥”

该县大力实施“产业富县”战略,着力培育壮大洋芋、蔬菜、花卉、畜牧等特色产业,使其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在临洮县峡口镇普济寺村,发展高原夏菜和畜牧养殖产业,给群众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该村支书康登安介绍说,去年,一亩高原夏菜收入8000元左右,群众收入很好。

这是该县培育富民产业的一个缩影。五年来,该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狠抓特色支柱产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走出了一条绿色、品牌、高效的农业之路。“十二五”时期,该县依托全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业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35%。组建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和农商会,支持兴办平长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8个,农民组织化程度达65%。大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优势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夯基础,打造腾飞新平台

在城乡建设中,该县始终坚持打造宜居城、生态城,把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综合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细胞工程来抓,聚全县之力,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农村城市化,打造经济腾飞新平台。(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沉”进农家“实”帮扶——临洮县依托双联行动助推精准脱贫见闻

本报记者漆勇隆冬时节,临洮大地处处涌动着双联行动助推精准脱贫的热潮。无论是村口巷尾、农家院落,还是田间地头、种养棚圈,处处可见各级干部与广大群众手拉手、面对面,讲政...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